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一旦独立地投入严峻的生活,中学生的浪漫情调很快就_______________。
② 想到众兄弟就要_____________,他不免一番悲戚。
③ 偌大的城市想找个人,如同____________,今天竟在街头无意中碰上了。
④ 以雪填井,画饼充饥,种种愚昧无知的行为无异于_____________。
A.风流云散烟消云散海底捞针海底捞月 |
B.烟消云散风流云散海底捞月海底捞针 |
C.风流云散烟消云散海底捞月海底捞针 |
D.烟消云散风流云散海底捞针海底捞月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
B.三个人用美声、民族、原生态三种唱法共同演绎一曲观众耳濡目染的老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会是什么效果?震撼! |
C.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能追求卓越,获得一番非凡成就可谓不枉一生,然而能做到尽其所能亦是人生一大幸事。 |
D.生活中常见"隐居"类的老人,退休后过不了几年,就变得苍老、憔悴、易怒、脆弱,呈日薄西山之相,被人们称为"老小",凡事总要"让"着他。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使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 |
B.没有观众,没有证人,没有期待,也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所驱使的。 |
C.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却并不一定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
D.结果表明,试验是卓有成效的,建成不到三个月的栈桥式护岸,基本实现了在湖水变化很大的状态下,仍然保持亲水性和生态性的目标。 |
阅读《长亭送别》《滚绣球》一曲,完成下题。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对《滚绣球》一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相见恨晚而相别怨疾,两相对照,鲜明有力地表达了对心上人爱得深、恋得切的真挚感情。 |
B."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借"柳丝""疏林"与"斜晖"这些别有特色的客观之物,准确寄寓了人物的主观之情。 |
C."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这句话写马儿行得慢,车儿跟得快,唯如此才能两厢厮守,写出了这一对离别人的一片微细心思。 |
D."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以写实的手法深沉凄切地表达了对拆散恩爱夫妻的崔母及其所代表的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的体例:每本大都由四折一楔子组成,内容主要有曲科白三部分,角色大致有末、旦、外、净、丑、杂六种类型。 |
B.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
C.相对于一般的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表现为艺术性非常强,语言生动、华美,既有说明,又有议论、抒情。《南州六月荔枝丹》、《斑纹》以及《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属于这类文章。 |
D.归有光是唐宋派的魁首,是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桥梁性人物,代表作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 |
下列各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紫绡(生丝织的绸子)除臣洗马(免除)伯劳东飞燕西飞(比喻人的离散) |
B.萌蘖(生芽,发芽)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一骑红尘妃子笑(跑得飞快的马) |
C.举案齐眉(端饭的盘子) 区区不能废远(形容感情恳切)再休此处栖迟(留恋) |
D.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前) 山顶千门次第开(一个挨一个)一递一声长吁气(递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