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 A.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
| B.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
| 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
|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
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 B.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
|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1751~1836)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由此可以看出制宪会议倾向于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稳定统治秩序②坚持分权制衡原则③维护联邦统一④保障黑人选举权( )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
|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
|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
|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
|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
与古代希腊罗马时代建设广场、剧院的传统相比,中国古代民众参与活动的公共空间非常有限,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门、钟楼和鼓楼等。这反映了两者( )
| A.艺术品味的高低 | B.经济水平的高低 |
| C.传统文明的优劣 | D.政治文明的差异 |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
| A.国家元首都是国王 | 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
| 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 D.政府首脑都是首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