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该国人口总量到达最多和最少时期为

A.②① B.②④ C.④① D.④②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

A.俄罗斯 B.中国 C.美国 D.印度

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

A.Ⅰ B.Ⅰ和Ⅱ C.Ⅱ D.Ⅲ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2014年,备受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实现通水,为北京“解渴”。结合下面“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正确叙述是( )

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
B.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C.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D.南水北调工程全都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

关于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黄河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B.华北平原供水紧张,长江流域水源富余
C.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D.为了减少长江的洪涝灾害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

A.橡胶种植北界
B.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30℃等温线
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

A.有界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层次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