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泊牛渚①
刘禹锡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②,独自月中行。
[注释] ①牛渚,古渡口,即现在的采石矶。诗人调官途中经过此地。②咏史指的是东晋时代出身贫寒的袁宏,因善咏史诗而被镇守牛渚的镇西将军谢尚提携发迹的故事。
(1)请列出诗中体现“晚”的时间变化的词。
(2)简析第二联中景物描写的手法。
(3)请从借典故抒情的角度,简析尾联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寡妇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拓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归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1)《山中寡妇》首联明确交代了丈夫的死因之后,用白描手法从和两个方面描绘了山中寡妇的苦难形象;颈联(第三联)中又从和两个方面写出她艰难穷苦的生活。
(2)诗中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诗人是通过什么手法表达感情的?尾联(第四联)的感慨对主题的表达起到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本词塑造了"弄潮儿"什么样的形象?(不超过40字)
(2)这首词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塑造"弄潮儿"形象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诗歌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
(2)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1)简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3分,要求分步骤规范作答)
(2)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