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图中P点
| A.位于晨线上 |
| B.位于昏线上 |
| C.当地运动物体向右偏向 |
| D.当地时方时为6︰00 |
泥石流和滑坡的相同之处在于
| A.都主要发生在山区 | B.都是山谷中的洪流 |
| C.都是土体的整体下滑 | D.都是暴雨引发的 |
下列人类活动中,可以减少滑坡发生频率和强度的是
| A.斜坡前沿切坡建房 | B.开山筑路 | C.提高坡顶建筑物密度 | D.植树造林 |
表2显示两地同年出现的地震的有关资料,读表完成35-36题:
从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 | B.X地地震的能量大于Y地 |
| 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 | D.两地的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地震 |
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人口密度较大 | B.震中距较小 | C.地震发生在夜间 | D.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
2005年3月28日,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震中位置见图10)。不久震中西偏北100千米海底和东偏南约190千米海底相继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交界的断裂带上。读图10完成32-34题。
该断裂带两侧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
| B.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
|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
| D.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

该断裂带的走向为
| A.东西向 | B.东北-西南走向 | C.南北向 | D.西北-东南走向 |
关于图中A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有海岭 | B.地壳稳定 | C.可能有海沟 | D.属于生长边界 |
在一次地震中,不同地区
| A.震级和烈度都相同 | B.震级和烈度都不相同 |
| C.震级不同但烈度相同 | D.震级相同,但烈度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