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描绘共赢蓝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提示材料一中图表显示的经济信息。(3分〕
①
②
③
材料二:“一带一路”,是中国倡导并重点实施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措施。“一带一路”契合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需要,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的潮流;“一带一路”将带动区城贾易活动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巨大动力;“一带一路”诠释了我国合作共赢的外交新理念和开放包容的大胸怀。
(2)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倡导“一带一路”体现的思想品德课道理。(9分〕
①
②
③
夸夸自已,体验自尊,请你写出自己身上的四个优点,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四个优点4分,感受2分)
(1)优点一: 优点二: 优点三: 优点四:
(2)我有感受: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离不开合作,一次办板报,一次接力赛跑,一本厚厚的书……都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因为合作,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那么大的成绩;因为合作,给祖国妈妈过的60岁生日才那么壮观,那么庄重;因为合作,四川灾后重建才能建得那么快,那么好。可以说,生活离不开合作,合作离不开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
(2)根据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合作体现在哪些方面?
【残酷现实】
从塑料面条到一滴香火锅,从瘦肉精火腿肠到染色馒头,从硫磺生姜到福尔马林血旺,人们不禁要问,下一个出问题的食品是什么?
(1)这类食品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深刻教训】温总理:一个三鹿奶粉,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们普查了受到奶粉影响的儿童达到3000万,国家花了20亿。同时,给受到奶粉影响的儿童上了保险,为期20年。这个教训应该说是很深刻的,不是一个企业,也不是一个地方,是我们整个民族应该汲取的。现在如果再出现假冒伪劣产品,我们一定严惩不贷。这是从维护民族大义出发,绝不能手软。
(2)“严惩不贷”就要坚持什么治国方略?你认为治理这类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提升认识】《食品安全法》,这部于三鹿事件之后推出的,于2009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法规,不论在信息公开及安全监管方面,都曾被寄予厚望,舆论亦乐观地表示,它“将为系统有序地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法律制度保障”。然而一次次的食品安全问题爆发让人质疑:它是否沦为一纸空文?
(3)为使《食品安全法》深入人心,请你设计一个宣传方案(包括宣传主题、宣传方式及宣传内容)。
材料一: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2014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
材料二:2013年9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熙来犯受贿罪、犯贪污罪、犯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薄熙来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
张童少年失去父母,成了一名孤儿,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随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退役后,他当了个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第二年就被税务部门评为“先进个体经营户”。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为什么必须履行义务?
(2)我们怎样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