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甜蜜的创意
永旭
一天,俄国化学家法利德别尔格的妻子娜塔莎要为丈夫准备一个生日宴会。法利德别尔格简单地用过早餐,就去了实验室。
临走时,娜塔莎叮嘱:“您可得早点回来,不然客人来了我可忙不过来。”
到了实验室,法利德别尔格就忙开了。
直到夕阳落山,法利德别尔格才恍然记起妻子的嘱咐。于是,他草草地洗了手,披上外衣,将铅笔插在口袋里,直奔家中。
法利德别尔格跟客人们寒暄几句后,便帮助妻子将酒杯、餐具及一盘盘菜摆上,生日宴会在烛光中开始了。法利德别尔格高兴地与朋友们交谈着。
忽然,一位朋友说道:“这香酥鸡块好甜。”
“这甜牛排别有风味!”另一位也说道。
“娜塔莎的手艺真不错。”这位朋友似乎要给主人留些面子。要知道,鸡块、牛排一般是不放糖的。
法利德别尔格心里直嘀咕:“娜塔莎今天怎么了?甜鸡块、甜牛排,莫非她也在搞实验?”
晚餐结束,朋友们走后,科学家向妻子问起甜鸡块的事。
娜塔莎说:“我也觉得奇怪,我并没有放糖啊。”
“这是怎么回事?”法利德别尔格一心想弄明白。
他检查了厨房的用品和餐具,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现象。他舔了舔盘子边缘,发现盘子是甜的。
盘子为什么会甜呢?
法利德别尔格想了想,又舔了舔自己的手,发现自己的手也特别甜。于是,他从口袋里取出那支从实验室带回的沾满实验药剂的铅笔,用舌头一舔,觉得甜得受不了,连忙吐了出来。
“娜塔莎,我知道了,问题出在铅笔上。”法利德别尔格恍然大悟,“原来是我的铅笔把甜味传到我手上,我又把手上的甜味传给了盘子。这说明,我的实验室里有一种东西特别甜。说不定,这种东西可以作为糖的代用品,我要去查个究竟。”
法利德别尔格连夜赶到实验室,进行药剂检查。最后,在检查那瓶下午最迟检测的药剂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比糖不知甜上多少倍的东西。
这个偶然的发现,给法利德别尔格指明了研究方向。
从此,他集中全部精力,奋斗了几个月,从又黑又臭的煤焦油中提炼出了一种特别甜的白色晶体。经过鉴定,他确认这种结晶体要比蔗糖甜500倍。它除了在味觉上引起甜的感觉外,对人体没有营养价值,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毒害。因此,比较适合作为甜味剂。他把这种白色晶体叫做“糖精”。
1879年,法利德别尔格在美国获得了发明糖精的专利。1886年,他移居德国,并字那里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糖精厂。
法利德别尔格由于发明了糖精,在化学界和食品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每当人们称赞他的发明时,他总是自豪地回答:“这是我生日那天,妻子送给我的甜蜜礼物。”
美妙的创意可能就来源于我们习以为常的每日三餐,关键是你有没有遇到问题就寻找答案的决心。法利德别尔格的生日宴会与发明糖精有什么关系?(用文中语句回答)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法利德别尔格即将回家时的细节描写,试说说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你能说说那些鸡块、牛排为什么会是甜的吗?
文题“甜蜜的创意”有什么含义?
文章的最后一段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阅读选文《我的老师》,完成后面小题。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记叙的一件小事。
蔡老师是如何援助“我”的?
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2)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每一天都需要坚强
毛臣
①有人说,判断一个人幸福不幸福,要看他早上睁眼的那一刻,脸上是否带着微笑。社会呈现出越来越纷繁复杂的态势,我们背负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每一天,我们都需要坚强。
②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能睡到自然醒,有充沛的精力去面时日常所有的烦琐;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有双休的周末,三五朋友相约过一种慢下来的生活,去体验时光的消逝: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能让自己的足迹踏遍祖国地,领略无限风光。
③但是,每一天我们还是需要坚强。即使在睁眼的刹那间,一百个不情愿起床,我们还得以飞一般的速度刷牙洗脸,过着打仗一样节奏的生活。连续没有休息的时候,拖着疲惫的身躯,眼皮在打架,身体在无声地抗议,而一旦获得充足的休息,让身体和心灵得到阳光和雨露的滋养,年轻的心又迅速地恢复弹性,一扫消极的情绪,再次投入到风风火火的生活中。
④每个人都有他的脾气,每个人都有他的压力与无奈。职场上你徘徊不前,心力交瘁;感情上你千回百转,始终遇不见意中人;年复一年付不是一套骨子的首付,永远处在缺钱借钱的状态。想要的生活总是在前方,总是差一段距离。
⑤可是,即使有一千个理由让我们暗淡消沉,我们也必须一千零一次地选择坚强面对。活着,体会生命里每一次心灵的阵痛和改变,回忆自己的历史和周围环境的历史,来作为现实的参照,从中找到一种安慰;暂时得不到想要的大生活大快乐,但触手可及的小快乐只是等待你的眼睛去发现。
⑥也许有一天突然撤去一种压力,我们会连自己要做什么都搞不清楚,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定力,一直坚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坚强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的民族的趋势。从奥运会到世博、亚运会,中国也一直以进取来表达坚强,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在不停地努力付出,一天天让自己过得更好
⑦每一天的坚强,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的有力支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若我们始终能以包容和柔和的眼光去看待坚强,坚强,其实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
(选自《思维与智慧》 201 1年7月上,有删改)
简述第④段的论述过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经营好你的人生
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如何经营好你的人生,即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
②贝尔纳是法国的著名作家,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有奖智力竞赛,有道题是:“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结果在成千上万份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③不难看出,这个最佳答案的确精妙。有的同志喜欢把人生目标定得过高过大,因为不切实际,非但实现不了,反而带来不少副作用。明明自己只能挑八十斤的担子,却偏要挑两百斤,结果可想而知。殊不知,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④确立好人生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⑤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正像生意场上有的人总想“空手套白狼”一样,对待人生也想不劳而获,也许还曾侥幸得逞过,但是在长长的一生中,若是抱定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是必然要吃苦头的。“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人生犹如一座天平,你可以把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放在天平的一端,但是在另一端,必须放上相等的重量。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谈到“成功秘诀”时说:“我没什么才气……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力气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二十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当有人问研制出世界首创掌上产品的中山名人电脑公司总经理佘德发是哪个院校毕业的,他笑着说:是社会大学毕业的,学的是苦难系拼命专业,课本就是汽车大王艾柯卡的名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⑥在当今社会,不劳而获无异于痴人说梦,守株待兔只会遭人耻笑,踏实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试想连鲁迅都要“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何况我等这样的普通人!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获得你所期望的收益,那么就试着让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变得更重吧。
⑦人世间,很多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但唯有生命属于每个人的只有一次。因此,多一点经济头脑,多一点经营意识,使你的人生趋利避害,良好经营,赢得丰厚的收益,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一门经济学课程。
(有删改)
第⑤段作者在提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这一观点后,是怎样展开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放弃,是一种美德
曾庆鸿
①人生如棋,高明的棋手重视获取,也懂得放弃。有时需要丢卒保车,有时也需要丢车保帅。所以说,生活的艺术也就是放弃的艺术,学会放弃,学会放弃什么,守住什么,才算懂得生活。
②“放弃”或“放下”,是一种大境界、大智慧。佛陀在世时,有位婆罗门拿了两瓶花要献给佛,并请他开示佛法。佛说:“放下。”婆罗门放下左手的花瓶。佛又说:“放下。”婆罗门放下了右手的花瓶。佛还是说:“放下。”婆罗门满脸疑惑地望着佛,不知佛还要他放下什么。佛说:“我是叫你放下六根、六尘、六识。只有这样,你才能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可见,要放弃的不仅仅是有形的东西,名利、富贵、一切的烦恼,统统都可以放弃。
③秦末的项羽,论力论智,都不比刘邦差,但他却自刎而死,为什么?因为项羽不肯放下该放下的东西。
④第一,他没有放下过去的荣誉,起兵八年,大小七十余战,毕竟是过去的事了,但却成了他骄傲的资本。第二,他没有放下暂时的失利,认为自己“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而忘了另一条古训“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他把这一切都放下,也许,项羽就肯过江东,一切从零开始,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⑤亚历山大是一位伟大的国王,他在征服了许多王国胜利返回的途中,病倒了。临终前,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没有放弃一些该放弃的东西,否则,他的寿命还可以长久些。于是亚力三大向将士们提出了三个遗愿:第一个遗愿是,我的棺材必须由我的医师独自运回去。第二,当我的棺材运向坟墓时,通往墓园的道路要撒满我宝库里的金子、银子和宝石。最后一个遗愿是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
⑥亚力三大第一、二个遗愿说明,生命和财富,一个人最终都是要放弃的。第三个遗愿说明,他是空着手来到这个世界的。
⑦放弃,必须有所失,但是得与失又是相对而言的。有时你自认为得到一些时,却有可能失去了很多;有时你显得失去不少,却有可能获得极大的收获,甚至可以说,没有失也就没有得,不要以一得而喜,不要以一失而忧,风物长宜放眼量。“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失之东隅”却会“收之桑榆”,熊掌与鱼不可兼得时,先要放弃几条小鱼,再去获取珍贵的熊掌。
⑧懂得“该放弃时就放弃”是一种大智慧;懂得该放弃什么,留下什么,则是一种更大的智慧。
⑨有一种放弃是对求之不得的事物的放弃,尽力而为之后,发觉此事与我无缘,能潇潇洒洒地挥手而去,另辟发展一己才华之道,这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文章第⑦段的主要论证思路是什么?
首先提出________________接着进行 然后 进行佐证。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