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儒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多年历史中,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吸收其他思想,以适应时代需要。
臣谨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终阳以成岁为名,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汉书董仲舒传》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卷七
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南宋孝宗《佛祖统纪》卷48
(1)汉代儒学已不同于先秦儒学。依据材料,说明董仲舒发展儒学的表现;并分析董仲舒的观点仍然属于儒家学说的原因。
(2)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依据材料,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康有为将《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并说明“臣今所作编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康有为编撰《孔子改制考》的目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宋明理学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的特别之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凤凰网(2010.11.19)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辰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据《中共党史》选编
材料三如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能否合办活动?带着这些问题,中新社记者分别采访了10位正在此间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众委员无一例外,均赞同国家隆重纪念。有委员指出,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两岸提升政治互信的契机;纪念活动如能上升到国共两党层面,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2010年3月11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武汉和广州的得票为何遥遥领先?如果请你再增添一个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座城市?阐述你的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确定7月1日为建党节的参考因素。在中国共产党90周岁诞辰来临之际,某中学准备在党的诞生地举办一次纪念活动。你认为他们可能会选择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3)读材料三,分析政协委员们为什么一致认为两岸、两党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汉武帝传》
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大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班固《汉书·武帝纪》(东汉)
材料三: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耗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赢政,几欲齐衡。
——司马贞《史记索隐》(唐)
材料四:“武帝雄才大略,非不深知征伐之劳民也,盖欲复三代之境土。削平四夷,尽去后患,而量力度德,慨然有舍我其谁之想。于是承累朝之培养,既庶且富,相时而动,战以为守,攻以为御,匈奴远道,日以削弱。至于宣、元、成、哀,单于称臣,稽玄而朝,两汉之生灵,并受其福,庙号“世宗”,宜哉!”
——吴裕垂(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班固、司马贞及吴裕垂三位史家对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分别持何态度?影响三位史家态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现在,联合国军的行动受到限制,相应地使中国得到了军事利益,即使如此,中国也不可能靠武力完全征服朝鲜。因此,敌人现在已必然痛苦地认识到,如果联合国改变它力图把战争局限在朝鲜境内的容忍决定,而把我们的军事行动扩展到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部基地,那么,中国就注定有立即发生军事崩溃的危险。这糖基本事实确定之后,就朝鲜问题作出决定就不应再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了。
——1951年3月,麦克阿瑟声明
材料二:红色中国不是一个谋求统治全世界的强大国家,坦率地说,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意见,这个战略(指麦克阿瑟把战争扩大到中国的战略)会把我们卷入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冠错误姆敌人是的错误砖战争。
——1951年5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
材料三:朝鲜战争之前,我们的全部军事计划都最设想要打一场席卷世界的战争,并且认为,在这样的战争中,对一个遥远而又无法设防的半岛进行防御乃是愚蠢之举。可是,朝鲜战争却使我们懂得,自此以后的一切战争必定是有限战争。由于许多国家都拥有热核武器或者已经掌握了制造这种武器的技术,打无限规模的战争已经成为不可想象的事情。……人们开始认识到,单凭军事力量再也不能解决诸如我们在越南、老挝和刚果所遇到的问题,还必须辅之以能为各有关两人民所接受的、相辅相成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政策,而且应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加以贯彻实施。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麦克阿瑟和布莱德利关于朝鲜战争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三分析各自观点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朝鲜战争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的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856—1915)曾就读于哈佛走学,辍学后到费城一家钢铁厂做王,仅6年时间就从一名普通工人升任总工程拜。他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动作和工诈时间的细致研究,制定出了单位时间内的定额原理;又通过铁铲试验,从确定铁铲的最佳重量和最佳规格入手,确定最佳效果,制定了作业标准化原理;为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还实行了计件工资制。
二三十年代,美国汽车制造业大亨亨利·福特(1863—1947)……首创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太规模生产流水线作业……站在传送带两旁的工人在这个劳动日中都保持很高的劳动强度,从而实现了很高的劳动效率。……泰勒制和稻特制产生后,迅速风行欧美。
材料二:美国最大的电子公司IBM公司的宗旨是尊重人、信任人,为实现这一宗旨,该公司通过各种办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荣誉感。公司总裁办公室的大门敞开,不管是低级管理人员或是一般职工都可进去与也商讨问题或提出意见,并允许雇员搞各种实验为公司做贡献。
惠普公司废除“老板”和“工人”的称呼,从上到下直呼其名,无尊卑之分,创造出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并为雇员提供各秘奖励升迁的机会,从而激励雇员的荣誉心和责任感。
——以上材料选自《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说明20世纪前半期西方国家企业管理改革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2)指出当代西方企业管理改革进行了哪些创新性调整?

所谓“轴心时代”,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人类文明结束了神话时代的远古文明,进入人性的、伦理的、理性的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德戴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文明”的概念,他提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早期文明中心出现了一大批思想伟人,形成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发生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构成人类文绢的第一个轴心时期。中国、希腊、印度对代是三个著名的轴心文明,代表了世界文化三个核心。“这个轴心饭于对人性的形成而言最卓有成效的历史之点,自它以后,历史产生了人类所能这到的一切”,“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东西方“轴心文明”的比较》
材料二: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其城邦的鲜明个性。使古代希腊有关对人的价值的看法沿着一条人本主义的道路发展。而吹响古代西方人类精神觉醒之号角的,应该楚古希腊的智者学派。……
笔者认为古代两方人文主义最为显著的特点也就是古代中国的人道主义所没有的,那就是尊重人的个体价值和从人的自然性上得出的人生而平等的思想。这些特点农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日益发展成熟,构筑了以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和价值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潮的重要有两点:在人与自然关系(即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在人类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君——民关系)方面,特别强调民的作用。以时间顺序来看,前者体现于春秋时代,后者则勃兴于战国时期。
——周巩固《轴心时代的中理方人道主义》
材料三:春秋时的诸子百家所研究的基本上是围绕如何治国平天下,如何统治人民的经术,也就是王道和霸道之辩;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对于个人理性思考方面以及人性方面的研究也是很少。中华文明的思维注重整体,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一种整体观的思维。
——《世界文明的轴心时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斯贝尔斯有关第一个“轴心文明”理论的基本观点。
(2)根据材料二、三,对比轴心时代中西方思想家对“人”的认识的异同。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思想家对“人”的认识差异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