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6月创办于天津的《大公报》曾经登载了这样一则征婚启示:“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对以上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 A.近代报刊的创办反映了社会风俗的变化 |
| B.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新妇女观逐渐被人们接受 |
| C.时人都认识到应废除缠足、婚姻自由、提倡男女平等 |
| D.该报刊的发行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
对于“焚书坑儒”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明朝李贽却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自相矛盾,故均不可信 |
| B.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其观点可信 |
| C.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 |
| D.时代背景不同使得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 |
清代市镇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清代前期经济发展状况图(局部)”,其中“”处应为四大名镇中的
| A.汉口镇 |
| B.佛山镇 |
| C.景德镇 |
| D.朱仙镇 |
《国史概要》指出:“忽必烈即位初期,有十路宣慰司,又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这表明
| A.元朝初年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 |
| B.宣慰司和行省两级地方行政体制形成 |
| C.中书省掌管全国的最高行政权力 |
| D.行省最初仅是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 |
下列关于凡尔登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惨重的战争②法国为驱赶德军出境而发动的战争③德国一举歼灭法军主力的目的未能达到④此战役没有使其中任何一方取得绝对优势()
|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某经济学家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转入现代增长模式”主要是指()
| A.以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手段 |
| B.利用殖民扩张发展经济 |
| C.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经济 |
| D.依赖世界市场发展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