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2年发现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上,铸有以下铭文:“天命禹尃(敷)土,隓(堕)山浚川,乃厘方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贵唯德,民好明德,忧在天下,用厥邵好,益求懿德,……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无悔!”其铭文内容有助于(    )

①证明大禹存在的可能性        ②了解西周青铜器的生产水平
③丰富甲骨文的研究资料        ④研究中国“德治”思想的渊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表中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 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 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