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
| |
材料 |
结论 |
| A |
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 |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 B |
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 |
维新变法进入实施阶段。 |
| C |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
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变法措施。 |
| D |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 |
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某中学生参加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节目,有一题关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 B.“司南”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 |
|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
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马年”,下图是“马年”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字体设计具有汉字的象形特征 |
| B.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
| C.体现了中国画工笔重彩的风格 |
| D.内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
下列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A.③④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④③①② | D.③①②④ |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
| 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 | 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 |
| 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 | D.两者毫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