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

 
材料
结论
A
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
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
维新变法进入实施阶段。
C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变法措施。
D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
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戊戌变法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多极化发展趋势中的哪一“极”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评价最恰当()

A.中国 B.日本 C.欧盟 D.俄罗斯

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苏联购买的机器占到当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苏联购买英国的机器占到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 90%,苏联购买的机器占到当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50%。这主要说明()

A.苏联利用西方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发展工业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成效
C.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D.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互相帮助

据《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变动如下:1780年为100;1812年~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掠夺造成英国国内棉布市场饱和
B.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C.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
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

钱乘旦指出:“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下列历史事件符合该模式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戊戌变法运动 D.清末预备立宪改革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下列选项能最先验证这一趋势的是()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珍妮纺纱机
C.发电机 D.电子计算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