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1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
材料2 甲、乙两国人口数据资料。
材料3 A、B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1)材料1中斜线部分表示 ,在C阶段,我国实现出生率下降的主要措施是 。
(2)材料2中,甲国人口总死亡率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甲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材料1中A、B、C、D 哪一阶段 。
(3)简述材料3中B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具体表现。
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面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表回答问题。
(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2)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在图中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写出冷、暖气团以及用箭头表示运动方向)
(3)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下表内容(3分)
(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村与龙山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三点)。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选修6—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炼铜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地方政府启动了对流域中水库水量的应急调配等机制。
材料二下图为土壤生态健康与食物安全示意图。
(1)河流所属的_____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控制本次河流发生污染的应急措施主要是______。
有人认为:即使土壤遭到污染,只要人们不食用土壤产出的动植物,健康就不会受影响。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材料二显示,环境问题根源在于人类的_____活动,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与“生物圈耐受极限”两者关系的根本方法是______,约束企业必须朝_____生产的方向发展。
【选修6—环境保护】
下图为中国七大水系的水质差别对比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我国南北方河流水质的差别及自然原因(4分)
(2)材料显示我国七大水系中水质最差的是海河水系,其水质最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1月14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公布的201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有:
①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②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
③西南地区秋冬春特大干旱④5月—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过程
⑤7月下旬东北洪涝过程⑥7月中旬陕西安康山洪泥石流
⑦6月28日贵州关岭山体滑坡⑧第11号台风“凡比亚”
⑨年初新疆地区北部暴雪⑩年初渤海、黄海海域海冰灾害
(1)上述十大自然灾害中哪些属于地质灾害?(写序号)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多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