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重要决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着法制建设,收集到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问题都是由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刑法、婚姻法、环境保护法等普通法律的序言中都有这样的意思表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2014年4月17日,网络推手秦志晖(网名:秦火火)涉嫌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第三法庭公开宣判。法院以诽谤罪、寻衅滋事罪合并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3年。秦志晖是自去年“两高"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以来,首个获罪的网络造谣者。
材料三: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更好地实现知情权、参与监督权提供
新的平台。然而,这些新平台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他们通过编造、传播谣言,
扰乱社会秩序。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
(2)请从“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的角度,说说材料二体现了哪些观点?
(3)有同学认为,“国家只要加强法律的强制力,就可以净化网络世界”。运用《与法同行》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马云认为优秀人才要具备以下特征:①善于从失败的经历中学习;②靠团队打天下,而不是靠个人英雄主义;③永不放弃;④讲真话,做实事。
(1)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马云所说的人才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材料二: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新技术、新信息层出不穷,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知识经济时代还崇尚创新,要求人具有创造力,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在创造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九年级相关知识,谈谈青少年应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需求的挑战。
实践探究题,共10分
材料一:2013年9月,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材料二: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APEC峰会上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这意味着,在欧亚大陆上至少有一半的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参与,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试探究我国如何才能实施好“一带一路”战略?
(2)传承丝绸之路友谊,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做
材料一:河南省政府发布了《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为畅通郑州,一大拔道路工程将集中开工:内外兼通、客货并举——发展“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规划》中称,我省将按照“四面八方”的布局要求推进“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四面”就是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八方”就是西南方向经重庆至成都和昆明,东南方向经合肥至南昌和福州,东北方向经济南至青岛和烟台,西北方向经太原至银川。
材料二:2014年12月28日,首班郑开城际铁路从郑州东站驶出,标志着河南省首条城际铁路正式开门迎客。郑开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首班车除了众多市民试乘外,也吸引了省委书记郭庚茂和省长谢伏瞻到来。车行至贾鲁河站时,省委书记郭庚茂望着窗外,感慨道:风景这边独好。他说这趟列车就像观光列车一样,窗外就是一座现代化都市,郑汴一体,沿途处处是景。
某校举行“心系河南发展,我为河南添彩”的主题探究性学习,请你参加,完成下列任务:[来(1)打造河南交通,促进河南发展。谈谈你对河南交通发展的认识。
(2)带着文明出行,彰显个人素质。请问在乘车出行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3)运行的列车,流动的风景,请你在列车上设计一则广告语宣传河南。
材料一:2015年1月II日,阿里“天天正能量”项目组传来消息,截至2014年底,河南共有61住正能量人物荣获“天天正能量”奖励,位居全国第一。这些人有:《君子还钱十五年不晚》的主人公陈武现,心怀感恩对植物人母亲尽心照顾、不离不弃的19岁女大学生底慧敏,破冰救人的八旬爷爷田发祥等。
材料二:今年两会期间,省委书记郭庚茂等一行与在京的河南务工创业人员面对面,谈工作、话家常。郭庚茂说:“河南人原来不被外地人认可,自己也不敢承认(自己是河南人)。现在可以说是,我们有底气说‘我是河南人’了。”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我们为什么有底气说“我是河南人”了?
(2)为传递河南正能量,让河南人更有底气,你有哪些打算?
四、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材料一:2015年2月28日,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一书出版发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与讲话中精。用典,“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形成的文字博古通令、底蕴深厚,比如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要求领导干部敬民爱民;以“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警示领导干部要微到喜不忘忧、未雨绸缪;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要求领导干部博采知识精华。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了每一个人的心灵,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请列举两例经典名句,并说说其对自己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不得与材料和示例重复)
示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育我要勤奋学习,博彩知识精华。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请谈谈你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