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原子序数,可能推断原子的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
⑥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A.①②③④⑥ | B.①④⑤⑥⑦ |
| C.②③④⑤⑦ | D.③④⑤⑥⑦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分子(或离子)间的每次碰撞是反应的先决条件 |
| B.反应物的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
| C.活化分子具有比普通分子更高的能量 |
| D.活化能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普通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如图所示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E1 |

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一定量O2,发生反应2SO2+O2
2SO3,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n(SO2)="0.4" mol。若反应进行到2 min末时,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是( )
| A.等于1.6 mol | B.等于1.2 mol | C.大于1.6 mol | D.小于1.2 mol |
在可逆反应2A(g)+3B(g)
xC(g)+D(g)中,已知:反应开始加入的物质只有A、B,起始浓度A为5 mol·L-1,B为3 mol·L-1,前2 min 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2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1。则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 min末时A和B的浓度之比为5∶3
B.x=1
C.2 min末时B的浓度为1.5 mol·L-1
D.2 min末时A的消耗浓度为0.5 mol·L-1
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用v(N2)、v(H2)、v(NH3)表示(单位均为mol·L-1·s-1)时,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v(H2)=v(NH3) | B.v(N2)=2v(NH3) |
| C.v(NH3)=v(H2) | D.v(H2)=3v(N2) |
反应2SO2+O2
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1,则这段时间为( )
| A.0.1 s | B.2.5 s | C.10 s | D.5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