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蔗糖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滴加新制备的Cu(OH)2,再加热 |
未产生砖红色沉淀 |
蔗糖未发生水解 |
B |
将一铝箔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生成致密的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 |
C |
铜放入稀硫酸中,再加入硝酸钠固体 |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蓝,有明显的气泡放出,铜溶解 |
硝酸钠可以加快铜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
D |
将CO2通入水玻璃溶液中 |
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
证明Si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C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Ca(ClO) 2溶液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pH变小 |
B. | 向一定体积的热浓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生成的气体能被烧碱溶液完全吸收 |
C. | 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其沸点最高 |
D. | 共价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和氢键是形成晶体的四种作用力,这四种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晶体中 |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 |
![]() |
![]() |
|
|
在298K、101kPa时,已知:H2O(g) ="==" H2O(l);△H1
C2H5OH(g) ="==" C2H5OH(l);△H2
C2H5OH(g)+3O2(g) ="==" 2CO2(g)+3H2O(g);△H3
则酒精的燃烧热△H =
A.△H1+△H2+2△H3
B.△H1—△H2+△H3
C.3△H1+△H2+△H3 D.3△H1—△H2+△H3
D.3△H1—△H2+△H3
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而在强酸性条件下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组是
A.Ca2+、AlO2-、SO42-、Cl- |
B.K+、Na+、ClO-、Cl- |
C.Na+、Fe2+、NO3-、SO42- |
D.NH4+、Na+、F-、CO32- |
2010年世界博览会已于2010 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为了贯彻生态、环保、绿色世博的理念,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在世博园区进行大规模绿化建设,提高绿化面积w |
B.建立空调凝结水和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水资源 |
C.将世博园区的垃圾收集起来进行集中焚烧或深埋处理 |
D.在建筑、布展、运营过程中应用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