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要“畏天命”,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下列选项与孔子的话蕴含的根本观点不一致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
C.存在就是被感知 |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从哲学产生以来就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
B.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
D.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
当今社会,总是有一些人用消极的、极端的观点看问题,只看黑暗面不看光明面只看问题不看成绩,满眼都是社会的不良现象,最后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灰色的、黑暗的。这是对社会不自信、对前途不自信、对国家不自信的片面的认识方法。这种片面的认识方法是
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不用千里迢迢奔赴敦煌,就可以身临其境感受拥有1500年历史的洞窟艺术。9月10 日,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设置的“科技探索”环节,让与会者体验了高科技版的“凡尘净土莫高窟”。走进球形放映室,3D投影画面在穹顶和四周铺展开,色彩斑斓的壁画扑面而来。该穹顶是利用投影打造浸入式体验,采用容积扫描技术,以3D形式再现了敦煌珍贵的艺术作品。材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认识世界的前提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幼儿时,爱是母亲轻轻摇动的睡篮;少年时,爱是父亲严厉轻声呵责,长大后,爱是父母慈爱目光里的团圆饭……每一个人部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家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都蕴含着深深的爱。从中我们获得的哲学感悟是
①家的记忆源于每个人对家的心理感受
②不同的家的味道寓于相同的家庭之爱中
③家的味道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④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长期的生活体验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材料告诉我们
①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②对传统道德规范,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③加强挖掘和阐发,实现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