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
下图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I为碘元素符号)。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作出的推测是
A.此食盐是纯净物 |
B.“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单质 |
C.1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15)g |
D.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己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可用适当方法在包装袋中装入( )
A.无水硫酸铜、蔗糖 | B.生石灰、硫酸亚铁 |
C.食盐、硫酸亚铁 | D.生石灰、食盐 |
己知Ksp(AgCl) =1.56×10-10,Ksp(AgBr) =7.7×10-13,Ksp(Ag2CrO4)=9×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l0mol/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l0mol/L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Cl-、Br-、CrO42- | B.CrO42-、Br-、Cl- |
C.Br-、Cl-、CrO42- | D.Br-、CrO42-、Cl- |
常温时,M(OH)2的Ksp=4×10-6,将0.32mol/L的MCl2溶液与pH为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中的Cl-离子浓度为0.32mol/L |
B.混合后溶液中c (NH4+)/c (NH3·H2O)比值变小 |
C.混合溶液对于M(OH)2为饱和溶液 |
D.会有M(OH)2沉淀生成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反应加快的主要原因是Cu2+水解增大了H+浓度 |
B.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
C.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 |
D.镀锌铁镀层破损后锌仍能减缓铁腐蚀,其原理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