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Al3+,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一定有Cl― | B.一定有SO42― |
C.一定没有Al3+ | D.一定有CO32― |
25℃和101 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径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 ,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A. | 12.5% | B. | 25% | C. | 50% | D. | 75%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 操作和现象:向装有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 分解成了 |
B. | 操作和现象: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 ,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 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结论: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C. | 操作和现象: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 ,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溶液,紫红色褪去 。 结论: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
D. | 操作和现象:向饱和 中通入足量 溶液变浑浊结论:析出了 |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有
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钾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乙溶液中
0.1
;③像丙溶液中滴入
溶液有不溶于稀
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钾溶液含有 |
B. | 乙溶液含有 |
C. | 丙溶液含有 |
D. | 丁溶液含有 |
25℃时,在等体积的① =0的 溶液、②0.05 的 溶液、③ =10的 溶液、④ =5的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
1:10:10
![]() ![]() |
B. |
1:5:5
10
![]() |
C. |
1:20:10
![]() ![]() |
D. |
1:10:10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
B. | 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 |
C. | 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
D. | 元素的非金属型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