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专家预测符合这一条件的家庭大致只有200万左右),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
(2)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是人的素质高低。中国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就提升我国人口素质提出合理的建议。
(3)有人担心,放开“单独二孩”会导致人口剧增,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有了巨大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对经济发展与民主进步的关系认识不够,使得民主制度建设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未达到完全同步。这说明,我们必须对民主问题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
结合材料回答,我国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

美国医改几经波折:1962年肯尼迪总统提出为老年人设立医疗保险未获国会通过。1994年克林顿总统提倡的全民医疗保险法案止步于国会。2010年奥巴马总统提出医改方案后,共和党议员在国会中一直加以阻挠,美国医疗保险协会、医师协会、药品企业等团体也明确反对。后经几番妥协修改,最终得以通过。但法案经奥巴马签署生效后仅7分钟,以共和党人为主的美国13个州的总检察长随即宣布将对联邦政府提起诉讼,理由是医改法案中部分条款违背美国宪法。
结合材料,请说明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弊端与实质。

2009年11月15日~1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来首次访华,中美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是当今国际社会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国家。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存在巨大差异。
试比较两国在国家结构上的差异。

我国全国人大与英国议会定期交流机制建立于2006年1月。2007年9月6日,应全国人大中英友好小组的邀请,以本·查普曼为团长的英国议会中国小组代表团来京,出席双方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双方同意,今后将正式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增加为每年两次。
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不断推进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的那一套,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两党制。
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英国议会制在政体结构上的差异及本质区别。

有人用漫画《他敢剪吗?》描述我国当前存在的某种现象。

(1)“他”敢剪吗?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
(2)谈谈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