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种交通工具?它们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2)请分别说出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
(3)这两种交通工具分别以什么为动力?它们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4)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你说出有哪些负面影响?怎样来解决?
阅读下列图示:
完成以下要求: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朝代:A B
(2)A王朝因为在政治上实行 制,出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格局。
(3)C时期有三个并立的政权,如下图所示,请你在图中横线上填出所缺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与周恩来总理有关的两幅老照片。
材料二:
年代 |
1970年底 |
1980年底 |
1992年底 |
2011年7月 |
建交国家数(个) |
55 |
124 |
151 |
172 |
(1)照片1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什么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
(2)照片2称为“历史性的握手”,这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再举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 。
(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史上怎么样的历史事实?请你试分析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中感悟历史
歌词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歌词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阵阵风帆。
——《春天的故事》
(1)歌词一中所提到的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人分别是谁?
(2)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3)歌词二中“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最典型的是哪座城市?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歌词一中的“旗帜”指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一个重大事件?为了指导这一事件中央人民颁布了什么文件?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一个重大事件?与此同时,我国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中的什么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一个重大事件?
(共6分)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起步】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神奇逆转】 材料二下图是 1952 年和 1957 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艰苦创业】 材料三 1962 年12月焦裕禄调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通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在一年多时间里,在全县 149 个大队中,他跑遍了 120 多个。他家里也很困难,没有像样的棉被,县里补助他 3 斤棉花票,他就是不要,说群众比他更困难。他患了肝癌,仍坚持工作,为改变兰考县的落后面貌奋斗到最后一息。群众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改革发展】 材料四习近平强调,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材料二中 1952 年到 1957 年工业产品产量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到 1956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方面的成。
(3)材料三中焦裕禄的事迹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4)依据材料四联系所学知识,谈谈改革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