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细胞合成某种分泌蛋白,其氨基一端有一段长度为30个氨基酸的疏水性序列,能被内质网上的受体识别,通过内质网膜进入囊腔中,接着合成的多肽链其余部分随之而入。在囊腔中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包括疏水性序列被切去)和高尔基体再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向外排出。乙图为甲图中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乙图所示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
(2)基因的表达包括_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 (相同、不同)氨基酸。
(3)根据甲图判断,核糖体合成多肽链时在mRNA 上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5'→3' / 3'→5'),请写出所涉及的所有RNA种类:____ ____。
(4)乙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若该蛋白质被分泌到细胞外时含有n个氨基酸,则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________个碱基(不考虑终止密码)。
下图一为智能温室内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二为不同光照强度下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的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__,物质A进入线粒体内,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彻底氧化分解需要____________的参与,释放大量能量需要消耗__________。
(2)图二中, D点之后,在图甲中CO2的四条扩散途径(a、b、c、h)中,一般不会发生的途径是___________。
(3)图二中,A~D间限制叶肉细胞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D点以后,增加CO2吸收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实验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以CO2的释放量表示)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需要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图甲表示一个二倍体细胞分裂示意图(a与a`,表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图乙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丙表示在培养基中测得的某一组织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数目的变化。请据图作答:
![]() |
(1)甲图细胞处在期,甲图中有个染色体组;若甲图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为点的基因是b,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这个细胞继续分裂,能产生种配子。
(2)图丙能否表示图甲所示的?
(3)图丙中的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处在B图中的(填“G1”“S”“G2”或“M”)期。
(4)放化疗时通常用处理肿瘤细胞。在该合成抑制剂的作用下,图丙中DNA含量为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如果用秋水仙素处理图丙所示的组织细胞,则图丙中含量为C细胞数量会增加。
观察某植物根尖细胞的永久装片,可在视野中找到下图中几种形态的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细胞所处时期的特点是 ,该期是染色体计数最佳时期。
(2) d ①-④其特点符合右侧是直方图的有 (a代表染色体,b染色单体,c代表DNA)。
(3)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间期呈丝状有利于 ,
分裂期呈棒状有利于 。
(4)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比有两个不同点,分别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期(填编号)
2009 年初,我国北方大旱。在生物兴趣小组聚会上,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现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 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小水分散失,但也会抑制自身光合作用的_______反应,造成光合作用减弱。同时还会抑制植物自身对N、P等矿质元素的运输,进而影响叶片合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化合物,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种即可)。
(2) 在干旱地区,用银灰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土地,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而且,由于塑料薄膜的反光效应可增强植株下、中部叶片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从而提高产量。
(3) 人们发现一些抗旱植物的原产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从生物进化角度看,抗旱类型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抗旱植物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系列生理特点。例如根系发达,并且根毛细胞液泡中贮存的氨基酸、糖类等代谢产物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在叶片形态结构上也有适应千旱的特点。下表4 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叶片 |
表面积(mm2) |
体积(mm3) |
表皮厚度(um) |
A |
292 |
64 |
14 |
B |
144 |
63 |
24 |
C |
301 |
62 |
15 |
D |
593 |
121 |
13 |
(5)据悉,我国科学家正在积极克隆荒漠植物甘草的一系列抗旱基因。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多种抗旱农作物已为期不远。这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使用价值。
(6)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又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陆生植物繁茂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季高于夏季,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这是因为。
(一) 某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光合作用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一定量的ATP、NADPH、磷酸盐、光合色素及有关的酶等,然后按图示的条件进行Ⅰ、Ⅱ两个阶段的实验,并绘制了相关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
(1)阶段Ⅰ积累的主要物质,除葡萄糖外还应有。
(2)曲线中,从点以后,可检测出“电子流”。
(3)曲线BC与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吗?为什么?,
。
(4)该科学家设计这个实验装置相当于植物体中的哪种细胞器?。
(二)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民利用塑料大棚培植花卉、蔬菜,不但丰富了市场,而且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试结合大棚内种植中的一些技术环节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寒冷的冬季,大棚内仍有较高的温度,能保证植物的正常成长,大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是:
①;
②。
地球“温室效应”中和塑料大棚内起作用物质是。
(2)制大棚所用的塑料薄膜有多种颜色,如无色、红色、绿色、蓝色等,从促进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何种颜色最好?。
(3)夜间适当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提高植物产量,因为
。
(4)大棚内每天要适合通风,否则棚内植物将不能成长,这主要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