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在甲型HIN1流感爆发前几周,谷歌通过观察美国人最频繁的检索词发现,“治疗咳嗽和发热的药物”这一主题检索大增,从而准确预测了流感的发生和传播范围。“大数据”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这说明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②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重要的意义
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④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目前人们对大数据的态度尚不一致,有人认为,大数据已成为劳动为和资本之外的第三生产力,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也有人认为,大数据会威胁到知识产权、隐私保护,无法形成气候。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反映体现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异
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现象的评价总是不同的
③人们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说明了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④要善于用全面的观点去分析和看待大数据带来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1月2日,相关部门评出“2009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为:大阅兵、保八、躲猫猫、低碳、严打酒驾、蜗居、地王、甲流、被××、偷菜。这些流行语真实反映并高度概括了一年当中的国内政策举措、社会重大事件、百姓关注焦点以及国际风云变幻。这表明()

A.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党的十七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表明

A.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同步发展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与好逸恶劳、贪图享乐、不珍惜劳动成果、挥霍浪费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主要说明了(  )
①社会意识的积极作用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存在具有客观物质性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③

2010年12月30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地震、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高铁、低碳、微博、货币战、嫦娥二号、“十二五”规划、给力。这些词语在2010年的流行表明(  )

A.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C.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进行

从2005年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简称“综改试验区”),到2010年12月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批准,我国先后批准设立了九大综改试验区。综改试验区以改革为内容,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①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④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