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15日举行全体会议,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是中国15年来首次修改立法法。我国现行的《立法法》自2000年颁布施行以来,对规范立法活动,推动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立法法》确立的立法制度总体是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立法工作面临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适应立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需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和立法效率,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如何对《立法法》进行修订?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天津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说,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息引擎,世界经济稳定的复苏要靠创新,中国经济近年来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主要动力来自与改革创新。着眼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以结构性调整,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使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材料二:2014年8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他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材料三:在第八届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说:“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经济发展的方式不转变不行,经济发展不适度不行。当然,我们所说的发展,是就业和收入增加的发展,是质量效益提高和节能环保的发展,也就是符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科学发展。”
(1)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谈谈材料一、二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

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国各类市场主体实有户数结构图(截至2014年9月底)

注:截至2014年9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670.37万户,同比增长13。6%;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在三次产业数量分别为11. 29万户、45.3万户、208. 21万户,同比增速分别为38. 4%、35. 93%、57. 47%。新增企业中第三产业占比达78. 63%;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4亿人,比2013年年底增加2 165. 73万人,增长9. 91%。
(1)请分析材料一(含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筒政放权”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先手棋”。为此,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了4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向社会公开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接受社会监督;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法律、行政法规进行清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诊订了12部相关法律;改革工商注册制度,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手续;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化登记管理,以优化营商环境。
(2)请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公益: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
一份免费午餐,让万千贫困学子不再饿着肚子上课。
一场微博打拐,唤醒了公民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热忱。
一次冰桶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公益原来不全是悲情。
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哪怕在社会底层,也能日行一善,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哪怕只是给迎面而来的路人一个微笑。每个人都有体温,每个人哪怕仅仅用体温都可以温暖同胞,温暖世界。这就叫微公益,也正是全民公益之精髓所在。它的要义倒还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
就此意义而言,所谓全民公益,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它的意义不限于公益层面,更提供了变革社会的新方法、新范式。无须沉湎宏大叙事,无须空谈根本解决,无须凌空蹈虚,中国不是别的什么,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称: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微公益,或者说微革命,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酌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照出一个光明的新中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为“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提几点建议。
(3)结合材料,就微公益活动的开展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15个字以内。

截至2014年11月,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和710个省级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以来,安徽各地综合考虑规划区域、人口规模、交通区位、经济发展等因素,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注重遵循群众意愿,确保规划建设符合农民意愿;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向中心村延伸;注重结合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村庄公共设施建设,让群众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与城市社区相同的服务。
(1)结合材料一,简述规划美好乡村建设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规划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先导。各地立足村庄实际,按照“一户一策、一栋一品、一庄一色”的原则,突出乡村特色,把中心村建设重点放在安全饮水、垃圾污水处理、村庄道路、危房改造、电力通信等方面,同时还引导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金融服务等公共设施向中心村布点,不断创造符合农民心愿的宜居宜业的新农村、新生活。
(2)请运用矛盾分析法阐释材料二是如何规划美好乡村建设的?并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如何使编制规划更好地反映民众心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保障APEC会议七千空气质量,中国环保部会同京津冀等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史上最严”的相关措施,实行联防联控。比如,会议期间北京放假调休6天,北京、河北、天津等8个以上城市采取汽车单双号限行政,机关单位公车封存70%;北京全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工地(抢险抢修工程除外)全部停工;河北省2000多家企业临时停产、1900多家企业限产、1700多处工地停工;2014年11月6日起,实话说坐高一级空气污染应急减排措施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山东,要求尽可能采取限、停措施。
材料二:只有保持经济发展新常态,雾霾天气发生的几率才会减少。伴随着“雾霾”一词的流行的词语当数“新长态”。盘点2014年社会经济领域的新动向,“新常态”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新常态”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作出的新概括。从动力层面看,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中国环保部会同京津冀等地方政府采取多项严厉措施,实行联防联控,突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2)分析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生活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