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应用。
(1)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Cu2S+O2=2Cu+SO2。当有1molCu生成,则第一个反应中转移电子         mol。
(2)某种处理火法炼铜中SO2废气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溶液A中发生的反应为             
②由流程图可推知Fe3+、O2、SO4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已知反应:3Cu+2NO3-+xH+=3Cu2++2R+yH2O。则
①反应中的x=          
②反应产物R的化学式为      
③参加反应的Cu和消耗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X、Y、Z、W、Q五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五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XW2分子与Y3-为等电子体,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元素Z的原子序数加8,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次外层电子数等于Y和W2-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X、Y、Z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XW2的电子式为,Y3-的分子构型为型。
(3)Q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4)下列关于WZ2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WZ2为直线型非极性分子 B.WZ2为直线型极性分子
C.WZ2中W为sp3杂化 D.WZ2中W为sp2杂化

(5)α-QW的晶胞是立方体,用X射线粉末法测得该晶体晶胞边长a=520.0pm,26℃测得该晶体的密度为4.1g/cm3,请列式计算一个晶胞中含有的Q、W离子数。
(6)α-QW晶胞的一个侧面的投影图如右图所示,与Q离子距离最近且距离相等的W离子构成的几何图形是

下图是某企业设计的硫酸—磷肥—水泥联产、海水—淡水多用、盐—热—电联产的三大生态产业链流程图。

根据上述产业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程①、②、③、④、⑤为能量或物质的输送,请分别写出输送的主要物质的化学式或能量形式:①、②、③、④、⑤
(2)沸腾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磷肥厂的主要产品是普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写出由磷矿石和硫酸反应制普钙得化学方程式
(3)用1吨硫铁矿(FeS2的质量分数为36%)接触法制硫酸,制硫酸的产率为65%,则最后能生产出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吨。
(4)热电厂的冷却水是,该流程中浓缩盐水除提取盐以外还可提取的物质有(写出一种即可)。
(5)根据现代化工厂设计理念请提出高炉炼铁厂废气、废渣及多余热能的利用设想。
(写出两点即可)。

2013年以来,全国很多地区都曾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冬季取暖排放的CO2、汽车尾气等都是形成雾霾的因素。
(1)已知:① N2(g) + O2(g)=2NO(g)△H=+179.5 kJ/mol
②2NO(g) + O2(g)=2NO2(g)△H=-112.3 kJ/mol
③2NO(g) +2CO(g)=N2(g) +2CO2(g) △H=-759.8 kJ/mol
下图是在101kPa,298K条件下1molNO2和1molCO反应生成1molCO2和1molNO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则a=

(2)将不同物质的量的H2O(g)和CO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H2O(g)+C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CO
H2
1
650
2
4
2.4
1.6
5
2
900
1
2
1.6
0.4
3
3
900
a
b
c
d
t


①实验组1中以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650℃时,若在此容器中开始充入2mol H2O(g)、 1mol CO、 1 mol CO2和 x molH2,若要使反应在开始时正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③若a=2,b=1,则达平衡时实验组2中H2O(g)和实验组3中CO的转化率的关系为α2 (H2O)α3 (CO)(填“<”、“>”或“=”)。

氯化铁和高铁酸钾都是常见的水处理剂。下图为制备氯化铁及进一步氧化制备高铁酸钾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铁有多种用途,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用途的原理。
①氯化铁做净水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FeCl3溶液(32%~35%)腐蚀铜印刷线路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收剂X的化学式为  ;氧化剂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碱性条件下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②将混合溶液搅拌半小时,静置,抽滤获得粗产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OH+Na2FeO4=K2FeO4+2NaOH,请根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分析反应发生的原因_________。
(5)K2FeO4在水溶液中易发生反应:4FeO42-+10H2O4Fe(OH)3+8OH-+3O2↑。在提纯K2FeO4时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填序号)。

A.H2O B.稀KOH溶液、异丙醇 C.NH4Cl溶液、异丙醇 D.Fe(NO3)3溶液、异丙醇

(6)可用滴定分析法测定粗K2FeO4的纯度,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①FeO42-+CrO2-+2H2OCrO42-+Fe(OH)3↓+OH-
②2CrO42-+2HCr2O72-+H2O
③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现称取1.980 g粗高铁酸钾样品溶于适量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KCrO2,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定容于250 mL容量瓶中。每次取25.00 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0.1000 mol/L的(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8.93 mL。则上述样品中高铁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已知X、Y、Z、W、K五种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了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这三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W位于第2周期,其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K位于ds区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X的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X、Y、Z、W、K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Y、Z、W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K的电子排布式是  
(3)Y、Z元素的某些氢化物的分子中均含有18个电子,则Y的这种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Y、Z的这些氢化物的沸点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4)若X、Y、W形成的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6)呈酸性,则该化合物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1 mol该分子中含有 σ键的数目是  
(5)Z、K两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Z原子的配位数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