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世界甲、乙两国主要工业区要素成本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
| 要素成本 |
甲国某工业区 |
乙国某工业区 |
| 劳动力(美元/小时) |
22.50 |
7.00 |
| 土地(美元/平方英尺) |
1.30-4.55 |
11.15-17.29 |
| 电力(人民币元/千瓦时) |
0.41 |
1.00 |
甲国可向乙国转移
| A.炼铝工业 | B.普通服装工业 |
| C.飞机制造工业 | D.石油化学工业 |
针对表中乙国出现的各种要素成本问题,乙国工业区需
| A.承接产业转移 | B.扩大用地面积 |
| C.发展高耗能产业 | D.调整产业结构 |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
| B.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大致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 |
| C.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
| D.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一条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
读a,b,c三幅图,回答小题。
20世纪60年代后()
①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②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③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④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 A.①② | B.①③ |
| C.①④ | D.②④ |
与三幅图相吻合的结论是()
①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②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③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以内
④近三十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
| A.①③ | B.①④ |
| C.②④ | D.②③ |
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
①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②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④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
| A.①③ | B.①④ |
| C.②④ | D.②③ |
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因为()
|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
|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
|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
|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
影响全球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洋流 |
| B.大气环流、地面状况 |
| C.洋流和人类活动 |
| D.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
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
②积极开发氟利昂的代用品以及研制新型制冷系统,是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
③对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
④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