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种现象——“人肉搜索”。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网友在现实中找到当事人更多信息,并在网上曝光有关资料,如姓名、居所、职务、年龄、收入、婚姻、家庭成员、手机号码、兴趣习俗等等。
材料二:因怀疑广东汕尾陆丰市高中女生琪琪(化名)偷窃服装,一服装店店主蔡某将监控视频截图发布到了网络上,让网友发起“人肉搜索”。很快,琪琪的个人信息曝光。琪琪因此受到网友批评、辱骂和身边人指指点点,最终选择了跳河自杀。近日,汕尾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上述案件进行公开宣判,以侮辱罪判处被告店主蔡某有期徒刑一年。
(1)材料一中的“人肉搜索”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结合材料二说说蔡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2)请从生命健康权的角度评析材料二该高中女生的做法。
(3)“人肉搜索”引发的悲剧给我们那些启示?
2013年《北京日报》报道:针对“公车私用”现象,北京市海淀区六年级学生栾松巍提出建议,让公车挂红色牌照,以便于统一管理和群众监督,从而遏制“公车私用”。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认为,此建议既能提高公车使用透明度,也便于群众监督,具有很强操作性。
请你用“发现的眼睛”,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他的做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2)身份相同,责任相同。请你找出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至少两例)
2013年11月1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某校团委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在学校举行的征文中,某学生这样写道: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我国的兴国之要,以改革开放作为我国发展的政治保障,以更大的勇气,更高超的智慧,劈波斩浪,创造新的辉煌。
该学生的文章中有两处知识性错误,请加以改正。
①改为;②改为
(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勾勒未来10年的中国改革蓝图。该校某班学生寄语十八届三中全会,纷纷写下自己的改革梦想。请你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户籍制度、社保就业、收入分配、房价物价、教育医疗、反腐倡廉、环境保护、其他等方面选择一项写出你的改革梦想。
我的改革梦想:
当今社会,加强“家风”建设被再次提起。“家风”是什么?有人说,“家风”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有人说,“家风”是勤劳节俭;有人说,“家风”是做事要坚持不懈;有人说,“家风”是遇到困难不低头;有人说,“家风”是朴实诚恳;有人说,“家风”是要自强自立……
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
(1)加强“家风”建设,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什么?代代相传的“家风”实际上是什么的传承?
(2)加强“家风”建设,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哪一方面的内容?其重点是什么?
(3)请你列举肥西十大优秀家风中的两例。
安徽“板车女孩”黄凤获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称号。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一个家,8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每天早晨6点钟起床做饭,课间还要回家给爸爸翻身,她用安了轮子的铁板推着父亲四处求医……
(1)请结合材料,说一说黄凤获此殊荣的原因。(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2)作为中学生,虽然我们年纪尚小,但我们毕竟日渐成熟,开始融入社会,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请谈谈在学校、社会中你应承担的责任。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3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做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部署。同时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材料二:《丹东日报》报道:"2014年10月9日,气势磅礴的百人大合唱--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80周年大型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在元宝山公园唱响。《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炼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曲调,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1)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设定"国家宪法日"表明宪法具有怎样的地位?
(3)材料二中"《长征组歌》大合唱"活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文明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4)长征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精神有哪些具体体现?(至少答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