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图解回答问题。

(1)实验中,三支试管中馒头质量应该___ ___。
(2)实验时,试管A和B中的馒头用刀细细切碎、拌匀,C中的不做任何处理。试管A、B中馒头的处理是模拟 的 作用和舌的搅拌作用。
(3)将这三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加碘液并摇匀,会变蓝的是 。 比较试管A和B的实验结果说明 。
某学校初二学生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分析
| 试管 操作程序 |
1 |
2 |
3 |
| 加入物质1 |
适量馒头碎屑 |
适量馒头碎屑 |
B |
| 加入物质2 |
2 mL唾液 |
A |
C |
| 震荡后保温 |
37 ℃水浴中保持15分钟 |
||
| 加入碘液 |
2滴 |
||
| 预期实验现象 |
D |
E |
F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在2号试管加入物质A,作为1号试管的对照实验。物质A是__________。预期的实验现象D和E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1号试管产生D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证明牙齿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有促进作用,你可在3号试管先后加入物质B和C,B和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现象F是____________。该组实验与_________号试管作对照可说明要证明的问题。
一位同学为证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进行了探究,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 A.把两片大小、厚度完全相同的馒头片在烤箱烤干水分后分别放到两个干净的盘子中. |
| B.将其中的一片馒头用自来水完全浸湿,另一片保持.然后将两片馒头在空气中静置一小时. |
| C.分别将两片馒头放进密封袋内,挤压袋子,赶出里面的空气.把袋子封口后放在、黑暗的地方. |
| D.每天对密封袋内的馒头进行观察记录. |
(1)请将上述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2)步骤B中将两片馒头放在空气中静置一小时是为了。
(3)哪一片馒头会最先长出霉菌?.我们会在馒头上看到黑色、绿色的霉菌,这种颜色主要来自霉菌结构中的.
(4)该实验的结论是.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苍蝇为什么一停下来就匆忙搓(cuō)脚?”实验后,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㈠苍蝇与其它昆虫在外形上相比,除都具有翅外,还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对足和身体分为三部分.
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
实验步骤:
(1)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的活苍蝇;
(2)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的次数.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
②若,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
③此实验步骤中的甲装置起作用。
④除上述已探究的问题外,请你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再提出一个问题:
下图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2)实验前,将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是。
(3)在用酒精隔水加热步骤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
(4)图2中滴加的液体是。
(5)在进行光照之前,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遮起来的目的是起到作用。图4中滴加液体后叶片遮光部分 (填“会”或“不会”)变蓝,没有遮光的部分 (填“会”或“不会”)变蓝。说明该部分产生了,此实验的变量是。
(6)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他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小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弟弟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找两个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待冷却后起盖,让弟弟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并密封好。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馒头的变化。
(1)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馒头。
(2)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
(3)用“两个馒头和两个的塑料袋”的目的是设置一组实验。
(4)“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步骤。
(5)选用相同馒头和塑料袋,用同一手指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