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题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
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任选一联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本诗的颔联与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高 荷
元稹
种藕百余根, 高荷才四叶。飐闪碧云扇, 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擪①。不学着水荃②,一生长怗怗③。
[注释]①擪,音yè,按、压。②荃,一种水草。③怗,音tiē,安定,安宁。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将藕与荷并写,“才”字感喟颇深,可见高荷难得。
B.“飐闪”写风吹叶动之状,以“扇”喻荷叶,生动贴切。
C.荷叶因风力的抬举而亭亭玉立,故而别有一番娇美风姿。
D.荷虽有“圆”、“青”等特点,但作者强调的是其“高”。

②诗歌最后两句写了“荃”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荷”有什么关系?请简答。
某些事物往往因其所具有的特征而被人寄寓某种志趣或情感。请说明元稹笔下“高荷”有怎样的寄寓;并请你另举一物,根据其特征阐发其可以象征的志趣或可以寄托的情思。(不少于200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找出这首诗前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并谈谈他们的表达效果。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卜算子
徐俯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占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生尘步,空忆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词人为何而愁?哪两句最能体现词人的愁因。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双调]折桂令 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重阳节。②张可久:字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州)人。曾任典史等小吏,还做过昆山县的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
这首曲子中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句?让作者产生这一感情的原因是什么?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