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①,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③,母后仍归我,于则为君助灯火,可平?”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④,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速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义、《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斫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⑤,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节选自清代廖燕《金圣叹先生传》
【注】①内外诸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典。
②缁白:指僧俗,僧衣缁,故称僧为缁徒。四众:四部众的省称。佛教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四部众。这里泛指听众。
③权子母:以资本经济或借贷生息。
④鼎革:指改朝换代的重大改革,这里指入清以后。
⑤元好问(论诗)其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后以教人作诗文方法为“金针度人”。度,授与。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辄起而排之排:分开 |
B.不意于无意中得之意:料到 |
C.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迥:远 |
D.顾不伟耶顾:难道 |
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金圣叹先生“倜傥离奇”的一组是( )
①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②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③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④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
⑤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⑥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②③ | D.④⑤⑥ |
下列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金圣叹先生博览群书学问渊博讲学时旁征博引,极其透彻,让听众叹服。 |
B.金圣叹一个月花光好朋友千斫山给他去放贷营生的千两银子,王斫山也只一笑了之。 |
C.明朝灭亡后,金圣叹将自己的字改为“圣叹”,自我期许为孔子弟子曾点一类的人。 |
D.本文作者既批判金圣叹的不识时务,又高度评价他的伟大成就,还表达自己内心的感伤。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2)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裴谞,字士明,擢明经,调河南参军事。性通绰,举止不烦。累迁京兆仓曹参军。会史思明乱,逃山谷间。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诣名,遣捕骑迹获之,喜甚,呼为“郎君”,伪授御史中丞。贼残杀宗室,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人。又尝疏贼虚实于朝,事泄,思明恨骂,危死而免。贼平,除太子中允,迁考功郎中,数燕见奏事。
代宗幸陕,谞徒步挟考功南曹印赴行在,帝曰:“疾风知劲草,果可信。”拜河东租庸、盐铁使。时关辅旱,谞入计,帝召至便殿,问榷酤①利岁出内几何,谞久不对。帝复问,曰:“臣有所思。”帝曰:“何邪?”谞曰:“臣自河东来,涉三百里,而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治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故未敢即对。”帝曰:“微公言,朕不闻此。”拜左司郎中,数访政事。元载忌之,出为虔州刺史,历饶、卢、亳三州,除右金吾将军。
德宗新即位,以刑名治天下,百吏震服。时大行将葳陵事②,禁屠杀,尚父郭子仪家奴宰羊,谞列奏,帝谓不畏强御,善之。或曰:“尚父有社稷功、岂不为庇之?”谞笑曰:“非君所知。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时朝堂别置三司决庶狱,辨争者辄击登闻鼓。谞上疏曰:“谏鼓、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今诡猾之人,轻动天听,争纤微,若然者,安用吏治乎?”帝然之,于是悉归有司。谞恶法吏舞文,或挟宿怨为重轻,因献《狱官箴》以讽。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卒,年七十五,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五》)
【注】①榷酷(què gū):制酒业。②大行将蒇陵事:大行,刚去世的皇帝;蒇(chǎn),完成,此句意为唐代宗的丧事行将结束。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通绰,举止不烦烦:急躁 |
B.微公害,联不闻此微:如果没有 |
C.必谓党附者众党:结党 |
D.所以达幽枉,延直言延:延续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乃责臣以利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B.①德宗新即位,以刑名治天下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
C.①元载忌之,出为虔州刺史②顷之,烟炎张天 |
D.①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裴谞忠心为国的一组是
①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人②谞徒步挟考功南曹印赴行在③出为虔州刺史
④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⑤拜左司郎中,数访政事⑥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A.①②④ | B.①③⑥ | C.②⑤⑥ | D.②③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谞性格豁达宽厚,沉稳而不急躁。安史之乱时被史思明抓获,迫受伪职。但他能暗中保护唐宗室并向朝廷汇报叛贼虚实,事情泄露,差点被杀。 |
B.裴谞一心忠于朝廷,皇帝很信任他。关中大早,唐代宗一见面就问他制酒业全年的收支情况,裴谞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谈论民生,代宗深为感动。 |
C.在代宗丧事禁屠期间,裴谞向德宗举报尚父郭子仪的家奴在家宰羊。裴谞认为这样做,对上可以解除德宗对尚父的猜疑,对下维护了大臣的安全。 |
D.裴谞认为谏鼓、谤木之类的设置本就没有什么益处,只会被狡猾之徒利用,为了一些小事来惊动皇帝,建议发挥各级官吏的作用,民间诉讼交由各有关部门处理。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谞名,遣捕骑迹获之。
(2)谞恶法吏舞文,或挟宿怨为重轻,因献《狱官箴》以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客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线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会四城复,乃命良玉归。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十三年,罗汝才犯夔州。良玉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夺汝才大旗,擒其渠副。贼势渐衰。
当是时,督师杨嗣昌尽驱贼入川。川抚邵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张令二军。绵州知州陆逊之罢官归,捷春使按营垒,见良玉军整,心异之。良玉为置酒,语逊之曰:“邵公不知兵。吾一妇人,受国恩,谊应死,独恨与邵公同死耳。”逊之问故,良玉曰: “邵公移我自近,去所驻重庆仅三四十里,而遣张令守黄泥洼,殊失地利。贼据山巅,俯瞅吾营。铁骑建瓴下,张令必破。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且督师以蜀为壑,无愚智知之。,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令贼无敢即我,而坐以设防,此败道也。”逊之深然之。巳而捷春移营大昌,监军万元吉亦进屯巫山,与相应援。
其年十月,张献忠连破官军,良玉偕张令急扼之,挫其锋。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乃单骑见捷春,请曰:“事急矣,尽发吾卒,可得二万。我自廪其半,半饩之官,犹足办贼。”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良玉乃叹息归。
张献忠尽陷楚地,将复入蜀。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抚陈士奇,请益兵守十三隘,士奇不能用。复上之巡按刘之勃,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十七年春,献忠遂长驱犯夔州。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渍。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吾以一孱妇蒙国思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乃分兵守四境。贼遍招土司,独无敢至石砫者。后献忠死,良玉竟以奉终。
赞曰: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账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正随裹:携带 |
B.独恨与邵公同死耳恨:遗憾 |
C.良玉图全蜀形势图:谋划 |
D.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多:称赞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单骑见捷春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
B.良玉为置酒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C.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D.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以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也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良玉“饶胆智”的一组是()
①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②良玉邀之马家寨,暂首六百,追败之
③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④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扶陈士奇
⑤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⑥所献忠死,良玉竟以寿终。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⑤⑥ | D.②③④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良玉曾和丈夫并肩作战,立下战功。丈夫死后,她继承了丈夫的职位。因勤王有功,她受到崇祯皇帝的召见和嘉奖。 |
B.巡抚邵捷春不懂用兵,丧失地利。秦良玉向陆逊之恳切进言,分析利弊,陆深为赞同。不久邵捷春改变了军队的布置。 |
C.面对张献忠的攻势,秦良玉多次向上司进献破敌之策,均被拒绝。张献忠攻陷四川,秦良玉号召部下把守四境,决不投降。 |
D.秦良玉作为一个女子,尚且能够辗转战斗,为国效力,那些手握军权却临阵观望的人,同她相比实在应该羞愧。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捷春使按营垒,见良玉军整,心异之。
(2)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
(3)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
文言文阅读
丘和,河南洛阳人也。父寿,魏镇东将军。和少便弓马,重气任侠。及长,始折节,与物无忤,无贵贱皆爱之。周为开府仪同三司。入隋,累迁右武卫将军,封平城郡公。汉王杨谅之反也,以和为蒲州刺史。谅使兵士服妇人服,戴幂旂,奄至城中,和脱身而免,由是除名。时宇文述方被任遇,和倾心附之,又以发武陵公元胄罪,拜代州刺史。属炀帝北巡过代州,和献食甚精。及至朔州,刺史杨廓独无所献,帝不悦。而宇文述又盛称之,乃以和为博陵太守,仍令杨廓至博陵观和为式。及驾至博陵,和上食又丰,帝益称之。由是所幸处献食者竞为华侈。和在郡善抚吏士,甚得欢心,寻迁天水郡守。
大业末,以海南僻远,吏多侵渔,百姓咸怨,数为乱逆,于是选淳良太守以抚之。黄门侍郎裴矩奏言:“丘和历居二郡,皆以惠政著闻,宽而不扰。”炀帝从之,遣和为交趾太守。既至,抚诸豪杰,甚得蛮夷之心。
会炀帝为化及所弑,鸿胪卿宁长真以郁林、始安之地附于萧铣;冯盎以珠崖、番禺之地附于林士弘。各遣人召之,和初未知隋亡,皆不就。林邑之西诸国,并遣遗和明珠、文犀、金宝之物,富埒①王者。铣利之,遣长真率百越之众渡海侵和。和遣高士廉率交、爱首领击之,长真退走,境内获全,郡中树碑颂德。会旧骁果③从江都还者,审知隋灭,遂以州从铣。
及铣平,和以海南之地归国。诏使李道裕即授谭国公、交州总管。和遣司马高士廉奉表请入朝,诏许之。高祖遣其子师利迎之。及谒见,高祖为之兴,引入卧内,语及平生,甚欢,奏《九部乐》以飨之,拜左武候大将军。和时年已衰老,乃拜稷州刺史,以是本乡,令自怡养。寻除特进②。贞观十一年卒,年八十六。赠荆州总管,谥曰襄,陪葬献陵。
(节选自《旧唐书》卷五十九)
[注]①埒:等同。②骁果:骁勇敢死之士。③特进:官名,相当于国策顾问。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幂旂,奄至城中奄:突然 |
B.又以发武陵公元胄罪发:出发 |
C.并遣遗和明珠、文犀、金宝之物遗:赠与 |
D.高祖为之兴,引入卧内兴:起身 |
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丘和施惠政、明大义的一项是
①始折节,与物无忤,无贵贱皆爱之②和倾心附之,又以发武陵公元胄罪
③和在郡善抚吏士,甚得欢心④抚诸豪杰,甚得蛮夷之心
⑤和遣高士廉率交、爱首领击之⑥及铣平,和以海南之地归国
A.①②③ | B.②⑤⑥ | C.③④⑥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丘和年少时娴熟射箭骑马,崇尚侠气之风,而年长后便改变行为自修,不轻易与他人生气。由周到隋朝时,都曾做官。 |
B.汉王杨谅造反后任命丘和为蒲州刺史,又派士兵穿上女人的衣服,偷偷地来到蒲州城中,丘和却离城而去,也因此被免职。 |
C.丘和在隋炀帝北巡之际献上精美的食物,再加上宇文述大加称赞,取得隋炀帝的好感而升职。这也造成隋炀帝所到之处出现竞相奢侈献食之风。 |
D.隋炀帝被杀后,丘和当初拒不投降于萧铣和林士弘,并率部击败了萧铣派出的前来进犯的百越之众。后来丘和知晓隋朝灭亡,才不得已归顺萧铣。 |
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丘和历居二郡,皆以惠政著闻,宽而不扰。
(2)和时年已衰老,乃拜稷州刺史,以是本乡,令自怡养。
文言文阅读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赤壁赋》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 (容色改变的样子) |
B.山川相缪(缭、盘绕) |
C.酾酒临江 (斟酒) |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合适) |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而又何羡乎 | B.而今安在哉 |
C.客有吹洞箫者 | D.何为其然也 |
下列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望美人兮天一方 | B.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D.徘徊于斗牛之间 |
下列各句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 | B.侶鱼虾而友麋鹿 |
C.方其破荆州 | D.举匏樽以相属 |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枕藉乎舟中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
C.挟飞仙以遨游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D.不知东方之既白 目遇之而成色 |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⑵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⑶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郭应聘,字君宾,莆田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出为南宁知府。迁威茂兵备副使,转广东参政。从提督吴桂芳平李亚元,别击贼首张韶南、黄仕良等。迁广西按察使,历左、右布政使。隆庆四年大破古田贼,斩获七千有奇。已,从巡抚殷正茂平古田,再进秩。
正茂迁总督,遂擢应聘右副都御史代之。府江瑶反。府江上起阳朔,下达昭平,亘三百余里。诸瑶夹江居,怙险剽劫。成化、正德间,都御史韩雍、陈金讨平之,至是攻围荔浦、永安,劫知州杨惟执、指挥胡翰。事闻,大学士张居正奏假便宜,寓书应聘曰:“炎荒瘴疠区,役数万众,不宜淹留,速破其巢,则余贼破胆。”应聘集土、汉兵六万,令总兵官李锡进讨。未行,而怀远瑶亦杀知县马希武反。应聘与正茂议先征府江,三阅月悉定,乃檄锡讨怀远。天大雨雪,无功而还。
怀远,古牂牁,地界湖、贵靖、黎诸州,环郭皆瑶,编氓处其外。嘉靖中,征之不克,知县寄居府城,遥示羁縻而已。古田既复,瑶慑兵威,愿服属,希武始入其地。议筑城,董作过峻,瑶遂乱,希武见杀。及是,师出无功。应聘益调诸路兵,镇抚白杲、黄土、大梅、青淇侗、僮,以孤贼势,而锡与诸将连破贼,斩其魁,怀远乃下。事皆具锡传。初议行师,锡以阳朔金宝岭贼近,欲先灭之。应聘曰:“君第往,吾自有处。”锡行数日,应聘与按察使吴一介出不意袭杀其魁。比怀远克复,阳朔亦定,乃分遣诸将门崇文、杨照、亦孔昭等讨洛容、上油、边山。五叛瑶悉平。神宗大悦,进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万历二年,召为户部右侍郎,寻以忧归。八年起,改兵部,兼右佥都御史,仍抚广西。久之,引疾归。应聘在广西,奏复陈献章、王守仁祠。刘台谪戍浔州,为僦居供廪,殁复赙敛归其丧,像祀之。官南京,与海瑞敦俭素,士大夫不敢侈汰。归七月卒。赠太子少保,谥襄靖。
(节选自《明史·郭应聘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斩获七千有奇奇:零数 |
B.从巡抚殷正茂平古田,再进秩秩:官吏的品级 |
C.君第往,吾自有处第:只管 |
D.久之,引疾归引:因为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郭应聘智勇兼备,精明干练的一项是()
①从提督吴桂芳平李亚元,别击贼首张韶南、黄仕良等②应聘与正茂议先征府江,三月悉定③古田既复,瑶慑兵威,愿服属,希武始入其地④应聘益调诸路兵,镇抚白杲、黄土、大梅、青淇侗、僮,以孤贼势⑤ 君第往,吾自有处⑥官南京,与海瑞敦俭素
A.①③⑤ | B.①④⑤ | C.②③⑥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应聘仕途顺利,战功显赫。任职以后,担任过多种官职,曾跟随吴桂芳平定李亚元,攻击张韶南、黄仕良等,后又随殷正茂平定古田。 |
B.瑶民很不安分,多次发动叛乱。他们依仗险峻形势为非作歹,拦路抢劫,劫持杀害朝廷官员,无恶不作,朝廷曾多次派人平定。 |
C.怀远地跨数州,国家编民居住在当地瑶民的外围。瑶民难治,嘉靖年间,朝廷征伐未果,知县不敢在当地治所办公,致使马希武被杀。 |
D.郭应聘品格高尚,为人善良,生活俭素。在广西任职时,请求朝廷恢复陈献章、王守仁祠堂。在刘台遭贬后,全力帮助。与海瑞一同厉行节俭,使士大夫畏惧。 |
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炎荒瘴疠区,役数万众,不宜淹留,速破其巢,则余贼破胆。
(2)官南京,与海瑞敦俭素,士大夫不敢侈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