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两个选项符合题意,6分)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有关的判断错误的是(  )

Na2O
Na
AlF3
AlCl3
Al2O3
BCl3
CO2
SiO2
920 ℃
97.8 ℃
1291 ℃
190 ℃
2073 ℃
-107 ℃
-57 ℃
1723 ℃

A.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
B.在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19-II如图为几种晶体或晶胞的构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晶体中,粒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晶体是____________。
(2)冰、金刚石、MgO、CaCl2、干冰5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3)NaCl晶胞与MgO晶胞相同,NaCl晶体的晶格能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MgO晶体的晶格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每个铜晶胞中实际占有________个铜原子,CaCl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__。
(5)冰的熔点远高于干冰,除因为H2O是极性分子、CO2是非极性分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10s末,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若在第10s时分离出部分Y,则容器中X的物质的量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已知aAnbB(n+1)+cCn-dD(n+1)─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abcd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这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
Ⅰ.已知A、B、C、D和E五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2、3、6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D分子中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 :2。
请回答: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是;已知E是有毒的有机物,E的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立体结构呈____ 形,该分子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火箭中可充入四氧化二氮和D作为燃料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需要写反应条件)
Ⅱ.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
(4)CO的总键能大于N2的总键能,但CO比N2容易参加化学反应。
根据下表数据,说明CO比N2活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
A=B
A≡B
CO
键能(kJ/mol)
357.7
798.9
1071.9
键能差值kJ/mol)
441.2 273
N2
键能(kJ/mol)
154.8
418.4
941.7
键能差值kJ/mol)
263.6 523.3

(5)它们的分子中都包含___________个σ键,______________个π键。
(6)Fe、Co、Ni等金属能与CO反应的原因与这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
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
-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____(填晶体类型);Fe(CO)5是配合物,配体是__________
B.茶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据测定茶叶中含有450种以上的有机成分与15种以上的元素。某化学研究小组欲探究茶叶中钙元素的含量,设计了探究实验方案如下:(已知茶叶中的铝、铁元素对钙离子的测定有影响)
步骤1:称取500g干燥的茶叶,置于通风橱中,充分灼烧使茶叶灰化,再用研钵磨细后移入烧杯中,然后将200mL 1 mol·L-1盐酸加入灰中搅拌、过滤、洗涤。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至6~7左右,使铝、铁元素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完全沉淀,再加热煮沸30 min,加入7.95g无水碳酸钠,充分搅拌,待沉淀完全后,过滤,洗涤,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沉淀。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滤液稀释至500 mL,取其中的20.00 mL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100mol·L-1的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mL,计算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1中,使茶叶灰化时需要用到三角架、泥三角、酒精喷灯、_______等仪器。
步骤2中,改用试剂_______(写试剂名称)来调节pH将更为方便;判断沉淀已经洗净的方法是
步骤3中,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被滴定的20 mL滤液中含CO32的物质的量为 __mol,试计算原500g茶叶中钙离子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过程如下:

设反应①Fe(s)+CO2(g) 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Fe(s)+H2O(g) 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T(K)
K1
K2
973
1.47
2.36
1173
2.15
1.67


(1)平衡常数K1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现有反应③ CO2(g) +H2(g) CO(g) +H2O(g);△H>0,这是一个(填“吸”或“放”)热反应,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右移动,可采取的措施的有
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设法减少CO的量
(3)若反应Fe(s)+CO2(g) FeO(s)+CO(g)在温度T1下进行;Fe(s)+H2O(g) FeO(s)+H2(g)在温度T2下进行,已知T1>T2,且c(CO2)>c(CO)(其他条件均相同),则两者的反应速率(填序号)。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4)以下图像:(图中v为速率,φ为生成物的百分含量,T为温度)

其中符合反应①的是 _________(填图像序号,下同),符合反应②的是 ___

(12分) 已知:CH2=CH—CH=CH2和CH3—CH=CH2分别可以写成:
“双烯合成反应”又称为“Diels-Alder反应”,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反应:,则物质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 ;
在浓磷酸作用下,B与乙醇共热生成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中,D物质可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高分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将物质E与过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其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都是无色液体,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鉴别这两种物质的是(填序号):①银氨溶液、②淀粉溶液、③溴水、④酸性KMnO4溶液;
物质与物质发生“Diels-Alder反应”的生成物为:___。
(4)从现代化学观点看,“Diels-Alder反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