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表,完成有关古代中华民族文化的探究活动。

【思想文化篇】
材料一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中的思想观点。这个观点属于哪一学派?这个学派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文学艺术篇】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是谁的作品?它的体例有何特点?图二书法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作者是谁?他被后人称为什么?
【科学技术篇】
材料三
    
祖冲之            毕升
(3)材料三所示人物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请你任选一位,举例说明他的主要成就及成就的地位?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中华民族有哪些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 秦汉时期的秦兵马俑等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即实现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自近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陆续兴办了19个近代军用工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至1894年为止,这批洋务企业的资本达263443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工人总数34110~40810人,占当时近代企业全部工人数的37.33~41.62%。
(1)请举出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洋务派创办的这些企业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2)材料二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什么情况?我党和政府为此采取了何种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的洋务运动与新中国针对材料二所采取的措施,所产生的结果有何不同? 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四大发明作用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评述。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材料二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 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盖不但电气而已。 ---鲁迅
针对上面两段材料中的不同说法,请你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评述。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内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
材料二 ……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2)依据材料二,判断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评价?
(3)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请你列举两项清政府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一化”是指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请问,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得益于何种计划?该计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2)“一化三改”中的“三改”具体指什么?
(3)“三改”使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三改”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什么?
(5)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怎样的丰富经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稻粒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赶冬瓜。
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反映的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的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失误?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3)你认为出现这样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