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安著《大逃港》:“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有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 )
A.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 |
B.香港当局开始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 |
C.中央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中央批准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 |
《启蒙运动浅论》指出:(启蒙思想家们)“积极争取所谓的‘自然权利’,并首先发起一项反对言论管制、争取新闻自由的运动……他们的这些观点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启蒙运动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②启蒙运动宣扬科学、理性,抨击天主教会
③启蒙运动宣扬“人民主权”,否定专制制度;
④启蒙运动使人们的思想从原始的宗教神灵和自然束缚下解放出来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别……不长时间内就给了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以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这表明法国在革命过程中侧重追求的是
A.自由、安全 | B.共和、博爱 | C.平等、民主 | D.法治、科学 |
《独立宣言》的序言指出:“美洲十三合众州全体一致宣告……解除一群人民与他群间之政治捆缚,并视其地位——基于自然法与造物主之赐——于尘世诸政权间为互不隶属且相互平等,适切尊重人类宣告独立的目标理想之需求。”与该序言宣扬的这种精神相一致的是
A.美利坚民族利益至高无上 | B.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
C.维护统一是国家的基本责任 | D.邦交和睦,相互扶助 |
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相比,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具有的鲜明特点是
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 | B.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 |
C.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 D.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 |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
A.理性主义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 B.近代自然科兴起建筑技术进步 |
C.人类渴望摆脱宗教神学奔向自由 | D.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