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一届人大 1954—1958年 |
二届人大 1959—1963年 |
三届人大 1964—1975年 |
四届人大 1975—1977年 |
五届人大 1978—1982年 |
5 |
4 |
1 |
1 |
5 |
A.一届人大接受《共同纲领》为国家的施政纲领
B.二届人大期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针写入宪法
面对法庭的判决,苏格拉底在申辩词中追问道:“人中最高贵者,雅典人,最雄伟、最强大,最以智慧著称之城邦的公民,你们专注于尽量积聚钱财,猎取荣誉,而不在意,不想到智慧、真理和性灵的修养,你们不觉得惭愧吗?”。他所追求的“希腊精神”的核心是()。
A.民主与法治 | B.平等和自由 | C.财富和荣誉 | D.智慧和真理 |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肯定人和人性 | B.否定教皇权威 | C.反对君主专制 | D.提倡因信称义 |
钱乘旦在《1500年,现代化起步》中说,在近代世界的起点上,人们看到欧洲正在出现巨大的社会变动,看到欧洲已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运动,……这些都标志着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动荡的发轫处就在欧洲。这些运动最早开始于
A.智者运动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A.促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 B.使广大人民通过宗教改革接受了思想启蒙 |
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 D.直接促发了法国大革命 |
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说 | B.天赋人权 | C.社会契约论 | D.法律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