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 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的结合来强化王权 |
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专政 |
D.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
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 )
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
C.率先探索新航路 | D.居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读图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1: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3:“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走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1)材料1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
(2)材料2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何影响。
(3)近代以来,哪些因素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4)材料3中“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历史,19)“在1759年,詹姆斯·布林德利开凿了英国第一条大河,即布黎纪瓦公爵运河。从那时起……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500英里的运河”。英国“运河开凿热”的兴起主要是由于 ( )
A.农业灌溉的需要 | B.旅游观光的需要 |
C.商品运输的需要 |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
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火车发明引发了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
人们在历史的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遭遇,全球史观/侵犯 |
B.欧洲/文明遭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