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个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杨阳那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 实验次数 |
物重 (N) |
物体上升的高度 (m) |
拉力(N)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
机械效率(%) |
| 1 |
1 |
0.1 |
0.6 |
0.2 |
83.3 |
| 2 |
1 |
0.1 |
0.4 |
0.4 |
62.5 |
| 3 |
2 |
0.1 |
0.65 |
0.4 |
76.9 |
| 4 |
1 |
0.2 |
0.6 |
0.4 |
83. 3 |
(1)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个数越多, ;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 ;比较第1、4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
(2)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机械效率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
(3)有两个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滑轮或滑轮轴之间的 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 它的机械效率.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在a、b、c、d、e这五个点中,把烛焰放在
①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②_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④、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会明显减小。
乙: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动,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溅起浪花。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其他现象虽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什么问题?
小伟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2)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进,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
(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⑴实验中如果将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杯底,这样会使得测得的温度值_________(偏小/偏大),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⑵点燃酒精灯后即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的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 时间/min |
…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温度/℃ |
…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①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___(a/b);
②利用表中数据,在乙图中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③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
⑶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可能原因是_________(写出一点);有人觉得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凝固点是_________℃.
(2)在BC段,锡处于_________态;在DE段,锡处于_________态.
(3)锡的熔化用了___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_.
(4)锡在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内要_________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