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宋崇宁间,开封有二僧闻佛祖居西土灵山大雷音宝刹,朔望则微开善口,敷衍大法,宣扬正果,讲的是三乘妙典,五蕴楞严。其间玄猿献果,麋鹿衔花,青鸾祥舞,彩凤和鸣,灵龟捧寿,仙鹤噙芝,天龙围绕,花雨缤纷。人听之则醍醐灌顶,醒世顿悟,四大皆空,可成正果。于是心向往之,欣然置装前往。经寒历暑,衣衫褴褛,卒至龟兹,遇两僧自西域来,其服色言貌,俱与中国殊异。开封二僧自言历火焰山,经流沙河,历十八寒暑,去西土者十又二人,至此仅存此二人。西土二僧则传中国有三山:一曰普陀,二曰五台,三曰九华。皆极乐净土,观音、文殊犹生。能至其处,则化身为佛。故不远万里,欲寻此三山。四僧具道所以,怅然久之。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仰望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我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熟语有“先声夺人”“敢为天下先”“先下手为强”……强调的是“先”的优势;然而熟语又有“后发先至”“后来居上”“后发制人”……强调的是“后”的优势。
一“先”一“后”,可以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正方形和圆形是生活中最常见图形,人们也由此联想到人自身的一些品格——有人认为“方”就是“方正”,也有人认为“方”就是不知变通;有人认为“圆”就是灵活变通,也有人认为“圆”就是“圆滑”……
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现实生活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米兰•昆德拉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