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某班同学以“中国近现代外交”为主题创建了一个历史主页,下面是同学们为制作网页找到的图片和材料,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帮助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
材料三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
材料四 “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请回答:
(1)请你列举一例史实证明材料二中周恩来的话。
(2)材料一图2和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会议?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从周恩来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3)材料一图3中的中国外交人员开怀大笑是因为什么事情?请你简单概述这一事件。
(4)小明在网页中把材料一图1与材料四组合到一起,写了一个标题叫“历史性的握手”,请你帮助注明时间是哪一年?在上世纪70年代除中美外交的发展外,我国还取得了许多外交成就,请列举3例。
(5)有网友在浏览网页时不理解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什么意思,发了一个提问帖,请你来帮他解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成功地把西方现代文明引入传统社会的制度层面,需要掌握制度创新的适度性,改革只宜采取缓进的方式。而戊戌变法主持者企图短期(103天)内变更整个“皇朝行政体制”对旧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触动过重,过于激烈的变革行为,导致潜在的反对者转变为公开的反对者,从而扩大了本来就很强大的反对派阵营。——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
材料二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在1895、1904年分别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清帝国与俄罗斯,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但其改革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等封建残余现象,与日后发生的一系列日本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习近平《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 但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评明治维新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20世纪30年代,走上侵略道路的日本给重庆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
(3)综合上述材料,对于今天我们深化改革你有何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得那样地鲜明,以致在文明史上立刻引起一些最有意思的问题。中国由于迅速恢复了秩序和统一而赢得了这个伟大的领先。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二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帝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民族分裂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这就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纲》
材料三内战首先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了统一。它为美国大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这个是一个先行,如果说,主权得不到统一,领土不能够得到统一,或者劳动力体制得不到统一的话,后面的大工业化还会推迟,或者不会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很多美国历史学者认为,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大国崛起 美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中国“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初中国“文化腾达”的事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熙、雍正、乾隆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清朝同内部民族分裂势力作斗争的例子。
(3)根据材料三,归纳美国内战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于何时?
(4)综上,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你认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有何借鉴?
人类文明交往生生不息,从地域性的交往走向全球性的交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展现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请回答:
(1)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世界近代史上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状态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列举其中一个人物以及他做出的重要贡献。(2分)
(2)著名学者袁小芹认为:“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列举一例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并对此加以说明。
(3)中国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请举一例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
(4)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请根据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精诚合作的事实举一例加以说明。
(5)促进文明的交流,尊重文明的多元化,是人类进步的表现。由此,我们对不同文明的共存发展应该持有何种心态?(1分)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欲自强,必先裕饷(有资金);欲濬(疏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根据这一思想洋务派提出了什么口号? 列举一家洋务派创办的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企业
(2)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这句话放在19世纪60年代,应该是指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概述该事件对美国历史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3)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都通过什么方式完成了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种方式对两国历史产生的共同进步性体现在哪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在军事、工矿企业等领域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然而它以失败告终。它不过是实践了一场残破的或者说畸形的“技术现代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人不仅引进大量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全面效仿西方教育、经济与政治制度,取得辉煌的成就。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发展的机遇。
材料二: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没有进行有效的理论准备和深入持久的思想启蒙,甚至在资产阶级内部,思想也极不统一,在革命和维新思想上缺乏清醒的认识。同时,维新派远离普通民众,革命派也没有发动广大人民参与到革命运动中,广大农民、工人对维新思想和革命理论知之甚少……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实现近代化的梦想化为泡影。
材料三:“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在新的社会寻找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近代中国与日本学习西方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4)以史为鉴,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今天的中国应该怎样实现民族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