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振兴中华!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主题进行“课外学史”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识图学史】
图一 中日在马关春帆楼签订和约的情形 图二中国战区日本受降仪式
(1)导致材料一图一和图二两种结果的主要因素都有哪些?
【观影学史】
影片《血战台儿庄》它再现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阻击妄想进攻徐州的日军。在这场抗衡中,中国军队怀着杀敌报国的志愿,靠着惊人的拼搏精神,最终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有着怎样的意义?(3分)
【新闻学史】
新闻一: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
——2015年5月13日中国网
新闻二:习近平指出,我和普京总统已经决定,2015年共同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希望双方共同办好相关活动,以铭记历史、警示后人。
——摘编自新华网
(3)根据新闻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政府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何重大意义?
(4)根据新闻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俄共同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良录》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唐宋市场发展的特点,并简述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9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市场出现的新现象,并说明这些新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分)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 郭沫若
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静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
(2)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
(3)材料二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4)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阅读下列唐太宗的言论(均摘自《贞观政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2分)
(2)材料二中的认识使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请举出被他重用的贤才(3分)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分)并写出唐太宗时期与吐蕃有好往来的具体事例。(2分)
(4)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唐太宗?(2分)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材料二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唐代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
(2)材料二反映了谁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帖经”试题会助长什么不好的学习方法?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
(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某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请根据要求,在空白处各举一例史实,帮助小明完成这期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