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
请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初,我党在农业上执行的政策是什么?(1分)有何历史意义?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党在农业上又有着怎样的举措?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我党又在农业政策上犯了怎样的错误?有何消极的影响?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出台带来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5)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有哪些?(请试举 2例)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三大宗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19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9年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1689年 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776年《独立宣言》通过,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7年 美国制定三权分立的宪法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1782年 第一台蒸汽机问世
1840年前后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此后,法国、美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1)17—18世纪欧洲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2)17—19世纪上半期,欧美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欧美在科技领域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这一事件(变化)开始于什么时间?结束的标志又是什么?
(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都颁布了什么法律性文件?由此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的国家?这些法律性文件在当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对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加强哪一方面的工作?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材料: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据保罗.富尔的《文艺复兴》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指出他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表现在何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
(2)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次改革发生时,中国在位的杰出的政治家是谁?
(3)材料三反映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次改革发生时,中国在位的杰出的政治家是谁?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专题复习是历史复习的常用方法。王老师在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这一专题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
甲同学上台简介日本明治维新,他说:“推翻天皇统治以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废县置藩,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企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中国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加快对外扩张,极大地增强了国力。”
(1)甲同学的这段话中有三处史实错误,请帮他找出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乙同学喜欢搜集历史材料,从中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下面是他学习《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搜集的材料,请你解决他所提出的问题: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 列宁
(2)材料中义务农享有哪些权利?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列宁所说的话?
(3)丙同学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进行了比较,请帮他填补完整,并指出还可从其它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背景: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发展受阻,但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内容:都涉及_____________问题,但日本改革内容更全面。
影响:都是各自社会的转折点,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发生了根本变化;都加紧对外扩张,都保留了_____________残余。
其它方面: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也会影响历史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进:“没有人比我懂得湿润意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弃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1)这位意大利爱国者是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言论?他为什么既向法国人表示感激,又对“法国人离开”表示巨大快乐?
材料二 (见图)

(2)材料二中的漫画所反映的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什么?由此引发的美国内战中,林肯领导北方取得了胜利。这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以上两位历史人物对本国甚至全世界的历史都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你认为他们事业成功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