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上述现象主要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有学者说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后来,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C.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D.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1955年起,苏联的农业形势有所好转,粮食供应不足情况得到改善,其原因包括()
①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扩大
②农业税削减,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
③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
④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