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下列对这一数据变化原因的分析较为准确的是罗斯福新政( )
|
1930年 |
1940年 |
拖拉机 |
92万台 |
156.67万台 |
谷物联合收割机 |
6.1万台 |
19万台 |
玉米摘收机 |
5万台 |
11万台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政策
1978年11月,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契约中表示“坐牢杀头也甘心”;1979年,邓小平听取设立特区的汇报时指示“杀出一条血路来”。二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冷战环境影响了改革进程 | B.旧的观念和体制阻碍改革 |
C.社会上改革的动机不强烈 | D.经济基础薄弱制约着改革 |
某一时期,中国形成了被称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外交政策,即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首先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一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不结盟 |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D.“一边倒” |
1977年7月30日,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公开亮相,出现在工人体育场的看台上,观看一场足球比赛。日本共同社报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这反映了国人怎样的愿望
A.结束动乱局面 | B.恢复国民经济 |
C.实现拨乱反正 | D.推进改革开放 |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判断该条文出自
A.1942年反法西斯联盟宣言 | B.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C.1955年《华沙条约》 | D.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
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南方有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在棉苗之间穿行,就连它们也不会践踏农田,用来讽刺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的政策。这说明
A.内战后南北矛盾没有彻底消除 | B.政策导致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 |
C.农业调整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 D.部分人不理解新政的指导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