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表明明朝政府(      )

A.重视商品市场管理 B.限制对外贸易发展
C.保障农民生活水平 D.固守重农抑商传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右图是古代某一时期行政区划局部地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历史地图最可能是

A.周朝 B.秦朝 C.宋朝 D.元朝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