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⑤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⑦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2、细胞3、细胞4、细胞5 |
C.HIV入侵人体后,会感染人体的细胞2 |
D.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
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以及突触1和突触2兴奋传导时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1中的神经递质是血浆和淋巴 |
B.a→b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Na+内流 |
C.B处膜电位无变化,不能确定Gly属于抑制性递质 |
D.Gly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阳离子内流 |
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 |
B.受寒冷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 |
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
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的产热速率大于25℃时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则小于25℃时的散热速率 |
如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重要作用
B.若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A、C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AB、CD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
C.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
D.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感受刺激的是温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下图是人体完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兴奋传到b上某一点时此处膜电位会变成外正内负 |
B.递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 |
C.兴奋在结构b和结构c处的传递速度一定相同 |
D.当膝跳反射进行时兴奋在d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