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 B.经济因素 |
C.政治因素 | D.家庭因素 |
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A.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开始,女性人口组和0~5岁人口组的儿童呈现回迁趋势 |
B.家庭男性人口年龄组在各批次迁居人口中一直处于迁居人口结构最高比例 |
C.劳动年龄人口迁居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 |
D.在各年龄人口组中,老年人口组在家庭迁居人口总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最小 |
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是
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 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
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 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有关我国民工流动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山区流向平原 | B.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
C.从农村流向城市 | D.从沿海流向西北内地 |
图中的“★”表示某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A.43% | B.30% | C.23% | D.50% |
20世纪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工作的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
C.遏制人口老龄化现象 |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 |
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 | B.⑥ | C.⑦ | D.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