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3至17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习近平说,40年前,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努力下,以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为标志,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了。自那以后,尽管经历风风雨雨,但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
2014 年,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步入新常态。某校高三学生对此进行探究,收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经济新常态
生产结构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增长动力结构中的人力、资源粗放投入明显下降,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
信息二:文化新常态
2014年江西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不断探索,着眼于科技进步给文化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地域特点的公共文化发展专项规划,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力,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不断提升我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信息三:法治新常态
从反暴恐“新常态”,到司法环境保护“新常态”;从涉法涉诉信访“新常态”,到全民守法“新常态”……唯有法治,才是串连起 2014 年所有故事碎片的主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引领中国法治建设步入不同以往的“新常态”。涵养法治新常态必须具有规矩守法意识、公开监督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
(1)结合信息一,简要指出经济新常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变化。(8 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二中我省是怎样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
(3)结合信息三,从联系观的角度,说明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产品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如下图中实线所示,它常常也成为一个普通企业的生命周期,而创新驱动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表现为下图中的虚线
(1)指出企业创新的内外驱动力,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图1分析企业创新对个人消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2014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2)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生活依据。
优美的散文常常蕴涵深刻的哲理。读蒋佳娇的散文《人生的另一种形式(节选)》,回答问题。开学典礼正如火如荼之时,我接到了闺蜜的电话,她兴奋地告诉我:“我正在感受巴黎的黄昏。” 我说恭喜,我正在故乡的小山城里照看着一群幼苗在烈日下聆听校训。停顿了一秒钟,我义正词严地说:“我敬佩你,真的。准确一点,是仰慕。”她不知道,也不会相信,我这样一个追求“逍遥游”的人,心中多么崇拜她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的韧劲。可是我非常清楚,我的人生是另一种形式,我成为不了她。(唯物辩证法道理①________)2005年,我们从西南边陲的小山城里的同一所高中毕业,她去了昆明,我去了北京。她读二本,我进了“985”。……2008年暑假,她要留校复习考研,问我要不要一起。……结局不言而喻。她如愿去了清华,我如愿留在原地。我们之间的距离,由昆明至北京的三千多公里,缩短为三站地铁的差距。(唯物辩证法道理②________)……而她在经过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洗礼后,朝着心仪的巴黎政治学院进发。(辩证唯物论道理③________)……也许,成功的定义千差万别,只要你能找到一种方式,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价值,让这个世界因你的存在而有一点点不一样,这样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价值观道理④________)
(1)请将文中划线部分所体现的相应哲学道理,按要求填入下表中。
序号 |
哲学道理 |
① |
|
② |
|
③ |
|
④ |
(2)结合文中的人与事,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角度,谈谈我们应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新疆考察,要求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习近平历次考察调研新疆的情况
2003年8月带领浙江党政代表团在新疆考察8天,天山南北都留下了足迹。
2009年6月到新疆南北各地的农村、企业、社区、学校考察5天。
2013年6月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维护各族人民利益工作。
2013年12月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2014年4月到新疆考察,对做好新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材料二: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总钥匙。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但经济发展水平却滞后于周边地区。去年9月,习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四国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次考察途中,他强调,新疆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把自身的区域性对外开放战略融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去。“如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起来,新疆将可能成为繁华的中心。不要说别的,乌鲁木齐现在是方圆1500公里最大的城市,到那时,将是一个怎样的景象?”习总书记的描述,深深鼓舞着新疆各族干部群众。
材料三: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多年来,境内外“三股势力”不顾新疆各族人民福祉,鼓吹民族分裂主义,策划组织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给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习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要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这是做好当前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新疆分裂和反分裂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对暴力恐怖活动,必须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先发制敌,露头就打,打早、打小、打苗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铁的手腕予以毁灭性打击,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嚣张气焰打下去,以震慑敌人、鼓舞人民。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着力打好反恐怖人民战争,筑起铜墙铁壁,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通过打击极少数教育团结大多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党和国家为什么历来要重视对新疆工作的调查研究。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谈谈新疆怎样更好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怎样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它包括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进入21世纪,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其独特价值和意义。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以此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丝绸之路精神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一致性。说明丝绸之路精神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特征。
(2)“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必然涉及到与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试说明在这一过程中所必须坚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