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产品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如下图中实线所示,它常常也成为一个普通企业的生命周期,而创新驱动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表现为下图中的虚线
(1)指出企业创新的内外驱动力,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图1分析企业创新对个人消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2014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2)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生活依据。
某市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指标 |
单位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366 |
2476 |
2622 |
2936 |
3255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6860 |
7703 |
8472 |
9422 |
10493 |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 |
47.7 |
46.2 |
45.6 |
45.2 |
45.0 |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 |
38.2 |
37.7 |
37.1 |
36.9 |
36.5 |
注: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之间是小康;40%—20%是富裕。
(1)提示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上述变化对该市社会生产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1)新的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蕴涵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重大的理论创新。从认识论角度谈谈我们青年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为什么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材料:“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隐藏在现象之中”。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首都北京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但在国庆前夕,北京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为了保证国庆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关部门使用科技手段,成功地进行了“人工驱雨”作业,为国庆盛典提供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天空。试分析“人工驱雨”体现的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