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
材料二:
图A 图B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1)根据材料一,说说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上述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3)从材料三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一位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哪些启示?
改革影响历史发展进程,九年级某班学生以“古代社会的改革”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这次活动。
(1)同学们把收集的材料整理成如下表格,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在字母处将表格补充完整。
国别 |
改革名称 |
改革者 |
改革措施 |
A国 |
C |
孝德天皇 |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 |
B国 |
D |
查理·马特 |
改革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
(2)A国是学习中国哪一时期的制度? B国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AB两国的改革都使社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通过这一活动,你对改革有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指美国)就好像是预备队,先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博,以决定最后的胜利。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二“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者经济的。”
——摘自《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材料四
(1)材料一中的“球赛”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美国上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三国同盟成员国”指哪三个国家?该宣言的签署有什么重大意义?请写一个“各签字国”“共同斗争”的典型事例。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表现是什么?
(4)材料四两组图表说明欧洲联合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通过解答以上问题,你有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材料三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商君的改革与“始皇”“并天下”的关系。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的人物在推进民主进程方面的主要措施及影响。
(3)材料三中俄国的变化得益于苏俄实行的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三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的理由。
(4)材料四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
材料二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到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2012年12月20日《南方日报》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写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的地点。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郑和远航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的很重要的教训是清朝时期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4)材料四所示的事件是什么?对欧洲的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5)以史为鉴,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上史实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