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沿途各国发展繁荣梦想的新丝路从历史深处走来,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 【古代的对外交往】
历史时期 |
对外交往状态 |
对外交往史实 |
|
交往道路 |
典型事例 |
||
汉朝 |
对外开放 |
陆路为主 |
丝绸之路 |
唐朝 |
海陆并举 |
⑴ ① ⑵ ② |
|
宋、元、明前期 |
海路为主 |
⑴海上“陶瓷之路” ⑵ 郑和下西洋 |
|
明中后期、清 |
③ |
实行海禁政策,限制海外贸易 |
⑴ 表格中①、②、③处填入合适的内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欧洲哪个国家?西汉政府为了开辟丝绸之路在行政管理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口岸示意图》
(2)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反映的两次开放格局有什么根本区别?
材料三【现代的对外开放】
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留给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
——摘自人民网
(3)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我国改革开放,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以及我国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的正确性。
十八大报告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民主”也曾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许多仁人志士所追求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英国引领了当时时代的潮流,打开了近代世界的大门,成为第一个近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人们称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
—— 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精神、制度、器物三方面说出导致英国率先近代化的大事?
(2)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最先开始于哪一事件?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体现民主的思想?辛亥革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三中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
(5)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统一是国家发展的前提之一,是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的基本要素。促进统一的人和事永载史册,千古流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事实一例。
材料三“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概括指出上面提到的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2012年7月8日是法德和解50周年纪念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兰斯参加纪念活动,启动法德友好年,寄望两国关系在欧债危机中续写新篇。回顾历史,法、德两国一直都是欧洲两个重要的国家,两国的历史及关系耐人寻味,也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的进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19世纪两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影响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思想理论成果。请举出一例法国思想理论指导下的成功的革命实践。19世纪中期德国人创立的伟大思想理论成果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参加了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请说说这两个集团的成立对当时的世界形势的影响。写出一战期间法德之间的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著名战役。
(3)1938年,法德两国参加了慕尼黑会议,在此会议上,法国实行了什么政策?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4)在经历多次战争的痛苦之后,法德两国痛定思痛,意识到只有携手前行,才能获得欧洲的和平与繁荣。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法德为核心开启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成立了欧共体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什么组织?其地位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
材料四主要工业国家工业生产总值的排名
国家 年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860年 |
1 |
2 |
3 |
4 |
1890年 |
2 |
4 |
3 |
1 |
1910年 |
3 |
4 |
2 |
1 |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出现的?它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二中的现象有什么内在联系?
(3)材料三中世界石油产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主要工业国家工业生产总值排名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科技创新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面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选)
材料四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 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1)材料一中的“新皇帝”是谁?根据材料一说出他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
(2)材料二中的“制度创新”指的是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此体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判断,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4)结合材料四,说说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实施的?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有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