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中国《1956到1965年粮食生产变化曲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有(   )

A.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中共“八大”
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

A.秦孝公大力支持 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

“最严重时,失业人数超过1500万,可能高达1700万……占了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农产品价格几乎降到最低点,……纽约股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由崩溃前的87亿美元暴跌到19亿美元。……大批银行倒闭……” “无休止地寻找工作,……持续地节衣缩食使生活变成苦难、……能卖掉的一切东西都被卖了。……城市里到处可见施粥站。……一位作家曾看到50名男子、妇女和儿童蜂拥着在抢芝加哥旅馆外面的一个垃圾桶。”这段材料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①涉及部门行业特别广②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③持续时间特别长④破坏性特别大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B.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针对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指()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调整生产关系,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