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 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这主要得益于( )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 B.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 |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 D.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
| C.设立“中朝”、“内朝”制度 |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
图是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展示的爱因斯坦蜡像,背景为他提出的“E=mc²”公式。人们展示他的蜡像
主要是由于他:
解释了光电效应
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发明了互联网技术
D.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
|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56~1966年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下列现象,肯定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 A.各地干部群众踊跃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
| B.《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 “卫星” |
| C.各地人民公社都大力倡导包产到户 |
| D.深圳和珠海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
|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
|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
|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